作品简介
十卷。明黄佐 (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佐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学者称“泰泉先生”。及其他著述凡二百六十余卷。生平著作宏富,有《泰泉集》、《乐典》。佐文章衔华佩实,足以雄视一时,其诗谈吐冲和,颇见研练,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泰泉集》初由黄佐门人李时行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刊刻,其稿乃黄佐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时自定。凡十卷,前有屠应峻、林云同、薛应旂序。此外,万历年间,其嗣子在中、在素、在宏又重新编辑刊刻行世,署名《黄文裕公泰泉先生集》,凡六十卷。此集前载隆庆五年(1571年)制诰文,以及张璧、陈绍儒二序,后有其门人欧大任跋。现有明万历年间刻本及 《四库全书》本存世。
作者简介
黄佐是明代中期的著名学者,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黄佐(1490年12月28日—1566年8月11日),字才伯,号希斋,晚号泰泉,广东广州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人,祖籍江西瑞州府高安县(今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他是东汉末年将领黄忠的后代。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并曾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等职。黄佐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及著述活动,与丘濬、陈献章合称“明代广东三大学者”。
此外,黄佐还对编纂地方文献充满兴趣,撰有《广州人物传》,并参与纂修《广州志》《广东通志》《广西通志》《香山县志》等。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可,其作品《泰泉乡礼》因内容简明实用,被誉为“医世良药”。
目录
提要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