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九三四年九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除序与后记外,收文三十七篇,计一九三一年二篇,一九三二年一篇,一九三三年九篇,一九三四年一至七月二十五篇。主要是《看云集》之后的作品。“夜读抄”原是一九二八年为《北新》杂志所写系列文章总的题目,但只发表了两次即中止了,原在此系列中之《游仙窟》后收入《看云集》。后记说:“《夜读抄》一卷,凡本文二十六篇,杂文十一篇,”系就是否“关于一种书”来划分,此处“杂文”含义自不同于从前用法,实际上均系文化批判之作。在周作人的众多作品中,《夜读抄》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从《夜读杪》真正开始,周氏由此建立了自己成熟定型的风格。
作者简介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寿,后改名为周奎绶,最终定名为周作人,字星杓,别署启明、启孟、起孟等,笔名包括遐寿、仲密、岂明等,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以及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民俗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周作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散文艺术和外国文学翻译方面均有卓越贡献。他曾任职于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并担任东方文学系主任,后在燕京大学任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他是《新青年》杂志的重要撰稿人,并曾担任“新潮社”的主任编辑。他还与鲁迅、林语堂等人共同创办并主编了《语丝》周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作人在沦陷区的经历复杂且颇具争议,他曾担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一职。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因此受到审判并被捕入狱,1949年后被释放。晚年的周作人主要从事翻译工作,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同时继续写作散文,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文学和文化论著。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知堂文集》和《知堂回想录》等。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语言清新淡泊,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录
小引
黄蔷薇
远野物语
习俗与神话
颜氏学记
性的心理
猪鹿狸
蠕范
兰学事始
听耳草纸
一岁货声
一岁货声之余
希腊神话一
希腊神话二
金枝上的叶子
清嘉录
五老小简
花镜
塞耳彭自然史
颜氏家训
甲行日注
男化女
和尚与小僧
文饭小品
江州笔谈
五杂组
百廿虫吟
厂甸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