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俗要义-王结

作品简介

该文是王结在任顺德路(今河北邢台市)总管期间写成的,是其政治设想的体现,“盖将使之勤农桑、正人伦、厚风俗、远刑罚也”,共计三十三条。从中可以了解元代社会的种种实际情况以及地方官吏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作者简介

王结是元代的著名政治家和学者,他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并致力于《易经》的研究。具体如下:

个人背景:王结(1275—1336),字仪伯,出生于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他早年学习经史,二十多岁时就撰写了《上中书宰相八事书》,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建议。
政治生涯:在仁宗时期,王结先后担任集贤直学士和多路总管,提倡“教民务农兴学,孝亲悌长,戢奸禁暴”。泰定元年(1324年)任集贤侍读学士,负责廷试进士。天历二年(1329年)成为中书参政知事,元统元年(1333年)晋升为中书左丞,并参与修撰泰定、天历两朝实录。
学术贡献:王结晚年深入研究《易经》,并且著有《文忠集》。他主张废除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建议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经济之才,以期培养出既通晓儒学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实材,供朝廷使用。他还积极倡导亲近师儒,勤读“理义之书”,认为只有学习才能“知其理造其道”。
文化影响:《王文忠集》收录了王结的诗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深度。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才华,也体现了元代文化的一面。
综上所述,王结在政治、学术和文化方面均有显著贡献,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善俗要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