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二卷。唐窦臮(生卒年不详)撰。窦蒙注。窦臮,字灵长(考《述书赋》之末窦蒙之文,称“吾第四弟尚辇君,子灵长翰墨,厕张、王……”,其字似应为“子灵”,更兼其兄窦蒙字为“子全”,故存疑),扶风(今陕西扶风)人。曾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窦臮“文章凌班、马”,“词藻雄赡,草隶精深”,“学究天人,才通诂训”,平生著碑志、诗篇、赋颂、章表,十余万言,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天宝年间所献的《大同赋》、《三殿蹴鞠赋》,晚年又著《述书赋》,且尝书唐茅山三洞景照法师韦公碑。《述书赋》共分上、下两卷,凡七千六百四十言。其上卷所述自上古至南北朝间之书体流变及能书之人;下卷则述自唐代高祖、太宗、武后、睿宗至唐明皇以下,终止于其兄窦蒙及刘秦之妹。是书约成于天宝中,首尾共历十三代,凡一百九十八人。篇末系以徐僧权等八人署证,有太平公主等十一家印记,征求有宝玩之人韦述等二十六人,有利通贸易类人穆韦等八人。《述书赋》品题叙述,皆极精核,注文尤其典雅,要言不支。其“印记”一章,兼将画印模于句下,以至成为朱存理《铁纲珊瑚》、张丑《清河书画舫》之真迹之祖。故张彦远《法书要录》称赞窦臮作《述书赋》“精审旨要,详辨秘议”。历史上一度怀疑《述书赋》为窦臮之兄窦蒙所著,但考证书中如“家兄蒙,字子全,司议郎安南都护”句,又似窦臮自注自书,但单文孤证,仍存旧论。《述书赋》详于古今书人,与孙过庭旨在阐释书学门径之《书谱》相得益彰,并驾书坛,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一部重要书史著作。有《法书要录》本、《津逮秘书》本、《四库全书》本、嘉靖乙酉刊本等。
作者简介
窦臮是唐代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以其精湛的书法技艺和深刻的书法理论研究而著称。
窦臮,字灵长,出生于扶风(今陕西省麟游县西),是窦蒙的四弟,活跃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年)。他的官职生涯包括范阳功曹、检校户部员外郎、宋汴节度参谋等。窦臮在书法方面师承张芝、王羲之,尤其擅长草书和隶书,其书法作品被后世评价为“草隶精深”、“词藻雄赡”。
值得一提的是,窦臮还撰写了著名的《述书赋》,这是一部综论历代书家的重要书法理论著作,从上古时期开始,对历代书法家的风格和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窦臮深厚的书法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总的来说,窦臮不仅在书法实践中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书法理论领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提要
述书赋卷上
述书赋巻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