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译注-荀况

作品简介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尊称为荀卿,是战国末期赵国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以下是关于荀子的一些详细信息:

思想贡献:

性恶论: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道德品质是后天通过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
礼的重要性:他强调“礼”的重要性,认为礼是规范个人行为和治理国家的最高准则。
唯物主义思想:荀子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提出“天行有常”,强调人可以通过了解自然规律来利用和改造自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
政治活动:

游学经历:荀子曾游学于齐国,在齐湣王末年上书劝说齐国宰相,但未被采纳,后离开齐国去了楚国。
官职:他在楚国成为了兰陵(今山东兰陵县)的令。
文学作品:

《荀子》:荀子的著作集为《荀子》,其中包含了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是先秦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也是重要的散文集。
《成相篇》:《成相篇》是以民歌形式写成的作品,共有五十六段,每段采用特定的句式,文字通俗易懂,有助于普及他的思想。
综上所述,荀子的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性恶论、礼的重要性以及唯物主义思想都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重要贡献。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学作品也展现了他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多面性。

目录

凡例
前言
劝学第一
修身第二
不苟第三
荣辱第四
非相第五
非十二子第六
仲尼第七
儒效第八
王制第九
富国第十
王霸第十一
君道第十二
臣道第十三
致士第十四
议兵第十五
强国第十六
天论第十七
正论第十八
礼论第十九
乐论第二十
解蔽第二十一
正名第二十二
性恶第二十三
君子第二十四
成相第二十五
赋第二十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