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十二卷。清胡广奉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决定编修是书。胡广等受命编修《性理大全书》,书成庞杂冗长,唯恐贻误后代。又特命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等,刊正其书,亲加理订,并时以己意,综合成书,名曰《性理精义》。康熙五十四年八月四日,书成表进。五十六年二月初一日,亲为制序颁行。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谕令各省督抚学政,转地方官,及各学教官,于书院家塾以《性理精义》、《圣谕广训》为课读讲习之要。是书汉本,《四库全书》已着录。此国本则当时满州儒臣所译,唯不着姓名爵里。其奉旨开列诸臣衔名,此满本遗漏武英殿缮写,翰林院编修,徐葆光一人。是书共分十二卷:一卷,太极图说;二卷,西铭、正义;三卷,皇极经世书;四卷,易学启蒙;五卷,家礼;六卷,律吕新书;七八卷,学类;九卷,性命类;十卷,理气类;十一十二卷,治道类。书的格式、体裁,皆与汉本相同。其翻译有新旧之分,旧法大要在人物名词,多对音不翻,如人名、地名、书名之类,然书籍之类,间也有译之者,如《西铭》、《易学》、《启蒙》,对音不译,《通书》、《正蒙》,对音又添书字。《太极图说》、《律吕新书》与《御纂性理精义》半对音,半译义。《皇极经世书》、《家礼》、以及《学类》、《性命》、《理气》、《治道》等类,光译义不对音。以上,清初旧法就是这样的。但到乾隆时,增订,新语,始将对音,旧语应改翻的,陆续制定,如本书《性理精义》,译为(满文略)。有康熙内府刻本。
作者简介
李光地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位著名大臣和理学家,其生平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李光地(1642年9月29日-1718年6月26日),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他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家、学者,也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李光地在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后成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在政治生涯中,他参与了平定三藩之乱等重大事件,并且在治理河患方面也有所作为。他的治学广泛,对经学、史学、子学、集学等领域都有研究,并且有多部著作流传于世。其中最著名的是他主持编撰的《周易折中》,以及相关的《观彖》和《通论》,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此外,在台湾问题上,李光地提出了迅速进兵的策略,并推荐施琅担任主帅,最终成功收复台湾。他历任多个要职,包括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侍郎、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李光地为官48年,始终保持着谨慎清勤的作风,深受康熙帝的赏识。晚年返乡后,他还亲拟家训族规以及村规民约,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李光地一生的成就和贡献,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崇高的政治理念,是清代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目录
序
进表
凡例
目録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