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十二卷。明朱朝瑛撰。此为朱氏《五经略记》之一。此书辑录上自啖助、赵匡,下及季本、郝敬诸家旧说,补以己意。朱氏之说出其师黄道周,其最大之特色在于不囿旧说,不拘俗见,多发己意。其所辑录之诸家,大多皆是标新立异,不肯旁三传以说经者。其卷首《总论》云:“《春秋》大义,一言以蔽之曰:尊王。”又云:“读《春秋》者须观圣人之特笔,观其特笔而全书之旨可会而通也。于稷之会特书‘成宋乱’,恶贿赂之始行也;于澶渊之会特书‘宋灾故’,惜义理之终不明也。……书‘成宋乱’见正身之要焉,书‘宋灾故’见辨义之精焉,……凡圣人所为格致诚正、修齐冶平之道无不着于此矣。”此为其书之宗旨。朱氏认为,《春秋》一书原是经史相辅而行,史以陈其事,经以着其义,一笔一削,了然可见,但自鲁史亡而《左传》作,《春秋》之义遂多不可解。由于《左传》作于战国,其书多采他史以附之,故有与经文谬戾而不合其大旨者,而《公羊》、《穀》之略更不待言。因此,如果不因经以考传,而欲据传以明经,则会名实抵牾,是非舛错,而《春秋》之义则愈辨愈晦。可见朱氏仍深受啖、赵一派之影响。《四库》系据抄本收录。
作者简介
朱朝瑛是明末清初的学者,出生于1605年,逝世于1670年。
朱朝瑛,字美之,号康流,晚号罍庵,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他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为进士,并被授以旌德知县的职位,后来升任议制司主事。在学术上,他师从黄道周,深受其影响。明朝灭亡后,朱朝瑛选择隐居超过二十年,期间致力于学术研究和著述。
朱朝瑛对经学、天文、勾股之法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读春秋略记》、《读易略记》和《罍庵杂述》等。这些著作体现了他对传统学问的深厚理解和研究成就。他的学术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明末清初的学术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目録
卷首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