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名相通释-熊十力

作品简介

熊十力(1884~1968)著。熊十力,原名升恒,字子真,湖北黄岗人,中国近现代哲学家,曾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2、3、4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新唯识论》、《十力语要》、《佛家名相通释》、《破破新唯识论》等。本书著于1937年,共分2卷,上卷基本上依据《大乘五蕴论》的内容而加以增广,以解释佛教基本概念的形式,综述佛教法相学体系,并对数论、胜论等印度佛教之外的哲学派别的思想内容进行略释。下卷以《百法名门论》为主,兼取《成唯识论》的佛教名相概念,详为疏释,叙述了佛教唯识学的思想体系。在本书前言“撰述大意”中,作者提出“今日治哲学者,于中国、印度、西洋三方面,必不可偏废”,强调博学的学术功底。在治佛学方面,提出“分析与综合,踏实与凌空”的读佛“四要”,以分析理解名相,以综合寻其系统,此时须要踏实,终则凌空,无所执著。本书取名名相通释,为研究佛学的入门读物,且自成体系,为研究佛教法相唯识学的典籍,在近代佛教研究史上有一定地位。

作者简介

熊十力是一位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他的一生学问与佛家渊源甚深。以下是对熊十力的具体介绍:

早年经历:熊十力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上巴河镇张家湾人。
学术贡献:熊十力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佛学和儒学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他早年以大乘义理破斥小乘教说,极力称赞空宗之手段、气魄,又为空宗终归空寂而深感可惜。他从多个方面罗列有宗之过,认定有宗“未能见体”。
佛学观点:熊十力在《读经示要》卷二中,特别分析了佛家的长处和短处。他认为佛家人生思想“毕竟以度脱众生令出生死为归趣,即以出世与寂灭为归趣”;“印度佛家,本趣寂灭,然及大乘,始言无住涅槃,(生死涅槃两无住着,名无住涅槃。 小乘只是不住生死,却住着涅槃。 及至大乘说两无住,即已接近现世主义。 )又不弃后得智,(彼说后得智是缘事之智,即分辨事物的知识。 此从经验得,故名后得。)”。
儒佛比较:熊十力完全不同意欧阳大师将儒家之“仁”与佛家之“寂”等量齐观,相反却认为这二者是尖锐对立的。
此外,对于熊十力的评价,有人认为今天的国学处于半遗失状态,大众国学布道者只讲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最具代表性的先贤,罕提同期的墨子杨子、荀子董子,这似乎只是致力于传播已经名气大的贤者,以提升个人知名度,却不考虑学术上的全面性和严谨性为目标。

总的来说,熊十力是一位对佛学有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的学者,他的思想对于理解佛学和儒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