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邱劄记-阎若璩

作品简介

札记。清阎若璩撰。阎氏生前并未成书,后人掇拾于散佚之馀而成帙,非其全豹。阎氏太原人,潜邱为太原附近地名,曾于《尚书古文疏证》卷六第八十一条下有“潜邱劄记”等字,故取以为书名。《四库全书》据吴玉搢重定本,删并为六卷。卷一杂考,卷二、三释地馀论,卷四丧服翼注,卷五补正《日知录》,卷六与人答问经史书。《四库提要》称其“言言有据,足为考证之资”。如:卷五“单名以偏旁为排行,如卫瓘、卫玠之流”条,“按,《晋书》玠乃瓘之孙,非弟也”;“《春秋》自僖公以前大夫并以长幼之字为称”条,“按:《春秋》自庄公十二年卫大夫已称子,石祁子是也,大夫称子,莫先于此。”其孙学林所刻,缀辑其祖残稿而欲一字不漏,故漫无体例。

作者简介

阎若璩是清初著名的学者、经学家和考据学家,被认为是清代汉学(考据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阎若璩(1636年-1704年),字百诗,号潜丘,祖籍山西太原西寨村,后迁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他少年时虽然资质平平,但通过勤奋学习,最终成为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与多位著名学者如顾炎武、李太虚等人有深入的学术交流,并参与了《大清一统志》等重要著作的编纂工作。

在学术上,他长于考据,潜心研究《古文尚书》三十余年,著成《尚书古文疏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精通地理学,对山川形势、州郡沿革都有深入研究,并撰有多部相关著作。他的学术笔记《潜邱札记》被视为学术笔记的典范,经常与顾炎武的《日知录》相提并论。

尽管他的学术成就备受赞誉,但他也以性格刚烈著称,不畏权贵,敢于直言,这在当时的学术界也是颇有影响的。他的书法则宗颜真卿,风格古朴。

综上所述,阎若璩不仅在考据学上有卓越贡献,而且在地理学、文献学等多个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目录

提要
潜邱劄记卷一
潜邱劄记卷二
潜邱劄记卷三
潜邱劄记卷四
潜邱劄记卷五
潜邱劄记卷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