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
作者简介
李翱是唐代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对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有重要影响。
李翱(772年-841年),字习之,出生于汴州陈留县(今属河南开封),是西凉王李暠的后代。他与韩愈一同被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下是关于李翱的具体介绍:
学术贡献:李翱对儒学有深入的研究,尤其以《复性书》最为著名,其中试图重建儒家心性理论,提出“性善情恶”的观点,为后来宋代理学家的心性论奠定了基础。
政治生涯:李翱在官场上历任多个职位,包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等,最终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
文学成就:除了哲学著作,李翱还有大量的诗、赋等文学作品传于世。他的文风追求古雅,反对当时流行的骈文风格,力主恢复古代散文的传统。
思想地位:李翱的“复性”思想和韩愈的“道统论”共同构成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过渡的重要桥梁,被视为新儒学的先导。
个人趣闻:据亦舒的小说《洗心禅》描述,李翱曾受到佛教的影响,非常欣赏药山禅师的德行,并亲自去拜访以求道学上的指导,但遭到了药山禅师的冷遇,最终通过一番对话,李翱颇有所悟。
综上所述,李翱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在哲学和思想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和思想至今仍被后世学者研究。
目录
五木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