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农书-张履祥

作品简介

反映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农书。清张履祥撰。成书于1658年。此书为补明末《沈氏农书》而作。内容包括“补农书后”22条,主要论述农桑园圃事宜;总论9条,述地主持家操业之经验;附录8条也多与农事有关。介绍了我国南方江浙一带的种植业、养殖业的生产经验和集约经营等方面的知识,记载了桐乡等地较重要的经济作物如甘菊、大麻、梅豆和芋艿等的栽培技术。内容广泛、实用。乾隆年间,朱坤编辑《杨园全集》时把《沈氏农书》与该书合为一本,分为上、下两卷,并统称作《补农书》。《沈氏农书》卷有4部分内容,其中“月令”部分按月列举重要农事、工具和用品装备等;“田地法”部分记述稻、桑栽培事宜;“蚕务(附六畜)”部分介绍养蚕、丝织和六畜饲养;“家常日用”部分关于农副产品加工和贮藏,另附“区田法”。书中介绍的耕作技术、农业资源利用、集约经营基本措施、农业商品生产和雇佣关系等以及提供的农副产品单产、价格、利润等数据,为研究明末清初嘉湖地区农业生产和技术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有的至今对农事仍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同时也是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

张履祥(1611年11月5日—1674年8月29日),字考夫,号念芝,又号杨园,世居浙江桐乡的清风乡炉镇杨园村,因此学者多称其为杨园先生。他的学术思想深受儒家经典和朱熹等理学大师的影响,特别是对慎独之学有所研究,并最终专注于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学说。

张履祥认为农业是国家和个人立身之本,强调务农与读书并重的教育理念。他在《训子语》中提倡子孙应勤于务农,保持农家之风,培养爱农意识和勤劳习惯。他倡导“力田”孝悌力田科,旨在让子孙明白农业的重要性,并通过亲身实践来养生送死,世代相承。

值得一提的是,张履祥不仅在理学上有深刻造诣,还对农学有较深入的研究,著有《补农书》。他的这些观点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明清之际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目录

补农书全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