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略解-曹操

作品简介

一题《魏武帝注孙子》、《曹注孙子》。现存最早的注解《孙子》的书。撰者曹操。此书版本甚多,除单行本、合刻本外,还有曹萧注、曹杜注、五家注、十家注等集注本。存世主要版本有:《平津馆丛书》影宋《孙吴司马法》本,明刊《武经七书》25卷本;《孙子吴子》5卷合刻本,《广汉魏丛书》本,王念孙校抄本,左枢笺注本等。以《平津馆丛书》影宋本最为流行。《十家注》系统各本中亦存其注。曹操“博览群书”,又有“御军三十年”的军事实践经验,所以他的注既重名物训诂,更重实际运用,理论性、实践性兼备,是诸家注中最全面者。此书训解字、词简洁而多能得其要旨,对于后人理解《孙子》本义具有开创性意义。注中间或征引史例、个人实践阐发原文微旨,并常有新的发挥,而不拘泥于字义;引述他书言论相参证亦多精切。另外,曹注本在文字校勘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异文较《武经》本和《十家注》本为优。由于以上原因,曹注一直被视为《孙子》注家中第一大家,深受后人重视。宋朝颁行《武经七书》,只有《孙子》有曹注,其余六书无注。但其注过于简略,偶有阙误,是其不足。

作者简介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同时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作为东汉末年的权臣,他后来成为了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担任过东汉的大将军、丞相,并最终被封为魏王。

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曹操以其卓越的权谋和军事才能结束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他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被后人广泛研究和赞扬,同时也因其手段残酷、性格多疑而受到一些批评。

在文学方面,曹操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的诗作如《短歌行》、《观沧海》和《龟虽寿》等,不仅展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军事精神,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书法风格。

综上所述,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人称赞他的才能和成就,也有人批评他的暴政和残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文化领域,他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目录

孙子略解全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