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笔记。 南宋周必大(1126—1204)撰。三卷。必大有《文忠集》已著录。另著有《省斋集》、《玉堂类稿》等八十一种。亲聆皇帝玉音之处为玉堂(或称翰林院),有所问对思考,笔录成文,得五十余条,于淳熙九年(1182)成书。以记翰林故事为主,凡銮坡制度沿革、一时宣诏奏对诸事,多有记述。其中奉表德寿署名、赐安南国王嗣子诏书等,皆能援引古义,合于典礼。尤以琐闻遗事,脍炙人口。与洪遵《翰苑群书》、程俱《麟台故事》、洪迈《容斋随笔》参照阅览,可备考证唐宋典制之需。有明汲古阁刻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周必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而闻名。
周必大(1126年-1204年),字子充,一字弘道,自号省斋居士、青原野夫、平原老叟,出生于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他在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中进士,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再中博学鸿词科。周必大在官场上多次担任地方官职,最终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并封为许国公。在光宗即位后,拜少保、益国公。但由于与右丞相留正不合,受到谏官何澹的弹劾,最终以观文殿学士出判潭州。绍熙四年(1193年),周必大改判隆兴府,上书辞免,遂充醴泉观使,归于庐陵。庆元元年(1195年),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里第。
除了政治成就,周必大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有深厚的交谊,被誉为南宋文坛的盟主。他的文学作品包括《省斋文稿》和《平园集》,后人将其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周必大对活字印刷术的实践也为中国印刷术做出了贡献,晚年所刻的《欧阳文忠公集》和《文苑英华》尤为著名。
总的来说,周必大的一生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着丰富的成就,他的作品和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标点本
●卷上
●卷中
●卷下
四库本
提要
玉堂杂记原序
玉堂杂记卷上
玉堂杂记卷中
玉堂杂记卷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