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金锁匙-赵汸

作品简介

一卷。元赵汸撰。此书撮举孔子之“特笔”与《春秋》之大例,以事之同类者互相推勘,研究其异同,以明其属于正例变例。如以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与桓十一年“柔会宋公盟于折”合为一条,其下云:“春秋以前征伐之不下于大夫也,而大夫专兵自无骇之帅师入极始;春秋以前礼乐之权不下于大夫也,而大夫专盟自柔之会宋盟折始。圣人于无骇去其氏者,谨大夫专兵之始也;于柔去其氏者,谨大夫专盟之始也。”又如以庄十三年“齐侯宋人会于北杏”与庄十五年“宋齐伐郳”合为一条,其下云:“伯主专天下礼乐之权,自齐桓北杏之会始;伯主专天下征伐之权,自齐桓伐郳之役始,《春秋》于北杏之会人四国之君者,谨其从佝之始,所以不与伯主礼乐之权也。于伐郳役加采于齐上者,谨其楼诸侯之始,所以不与伯主以征伐之权。”其书大旨以《春秋》之初,主于抑诸侯;《春秋》之末,主于抑大夫;中间齐晋主盟,则视尊王与否而进退之。其书体例与宋沈棐《春秋比例》大体相近。现存元刻本、《学海类编》本、孔氏微波榭刻本、《学津讨原》本、《翠琅玕馆丛书》本、光绪《藏书堂丛书》本。

作者简介

元代赵汸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周易》和《春秋》的研究上。

赵汸(1319—1369),字子常,是元朝后期至明朝初期的著名理学家,他的籍贯是休宁(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他是九江黄泽的弟子,深入研究了六十四卦的大义和《春秋》之学。后来又跟随临川虞集学习,进一步了解了吴澄的学说。晚年时,赵汸选择隐居在东山,专注于读书和著述。

赵汸的学术贡献不仅限于他的教学和思想,还包括他的著作。他著有《东山存稿》七卷、《周易文诠》四卷等作品,这些著作都被收录在《四库总目》中。除此之外,他还著有《师说》、《左氏补注》、《春秋集传属辞》等,这些作品也都流传于世。

总的来说,赵汸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也影响了后世,被尊称为“东山先生”。

目录

提要
春秋金锁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