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劄记-杨名时

作品简介

清杨名时撰。共四卷。即《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各一卷。系作者读四书的笔记。编次上一反常例,先论语后中庸。首先指出“修身”的含义很广,然其功即已尽于“诚意”之中。时人对诚意有两种解释:“一是用力为善去恶,以实其好恶之意;一是意所发有善恶,须使为善之意,真诚无伪而不杂于恶。”(卷一)他赞同第一种解释,认为:“观诚意章注,则当以前说为主,盖能实其好恶之意,则发念之诚而无伪已该其中矣。”(同上)对于朱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推崇孔子,将孔子和尧舜齐称为至圣:“尧舜孔子自是性之至圣,天纵之云恰得至圣分量。”(卷二)但又认为圣人是可以学习的:“夫子实是天纵神奇,然实无神奇,人人可学。”关键在于“其要只在行之以一……好学力行,知耻为之弗措。”(同上)认为孔子虽不像尧舜“得位”,但“教泽及于天下后世,是孔子之位育也”(卷三)。称孔子是万世师表,“孔子知天知人,故其言行足为世道、世法、世则,远有望而近不见厌也”。有《杨氏全书》本、《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杨名时是清朝初期的一位著名官员和理学家,他有着丰富的政治生涯和学术成就。

杨名时(1661年-1737年),字宾实,号凝斋,晚年又号梅叟,出生于江南江阴(今江苏江阴)。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重要官员,官至云贵总督,兵部、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进士到高级官员的转变,并在多个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学术上,杨名时是一位理学家,他的思想和著作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在政治上,他曾任云南巡抚,参与了多项重要的国家事务和地方治理工作。他的职务范围广泛,包括担任过顺天学政、翰林院侍讲、直隶巡道、贵州布政使等职。

总的来说,杨名时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在学术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生平和事迹成为了清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目录

提要
四书劄记卷一
四书劄记卷二
四书劄记卷三
四书劄记卷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