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卷。明冯时可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华亭(今上海)人。隆庆年间进士,官至按察使。著有《众妙仙方》等。冯氏集诸家医论,于崇祯十七年(1644)撰成此书。此书为杂论医学之书,大旨偏重于温补,发挥东垣之学、贬抑丹溪之说。冯氏认为疾病发生与情志有关,异常的情志变化影响内脏功能。并引《内经》:“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等观点,论述各种情志所伤而出现的病理变化。论理有据,文字简约,然亦有偏颇之见。有1930年上海国医书局铅印国医小丛书本,1939年协和医学院图书馆钞本。
作者简介
冯时可,字元成,又字元敏,号敏卿,又号文所,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
冯时可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他是明代嘉靖年间著名的“四铁御史”之一,也是冯恩的第八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学者到官员的转变,早年跟随长兄冯行可学习,并师从唐顺之。在十八岁时补诸生,隆庆四年(1570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此后,他历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以及员外郎、郎中等职。万历九年(1581年),外放为贵州提学副使,任满后归家。在家赋闲八年后,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起任四川提学副使,之后历任湖广副使、浙江右参议、调云南,迁湖广右参政,最后辞职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冯时可的文学成就也颇为显著,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颇受推崇。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学贯文史,官至二品,既有文学造诣,又有政治成就,是明代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
目录
上池杂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