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寿世方-邹存淦

作品简介

又名《外治寿世方初编》。方书。清邹存淦撰。四卷。存淦字俪笙,海宁(今属浙江)人。作者认为年老体衰,幼年体嫩,皆不易服药;痘瘄、产科生死攸关,惟外治较为稳妥。故广收博采各科外治法之名方,仿吴师机《理瀹骈文》体例,编辑成帙。全书约八万字。成书于光绪三年(1877)。卷一,以病症分类。包括伤寒、感冒、中风等二十六门。卷二至卷三,以部位分类,自头至足共分三十六门,其中含有淋症、遗泻、疮痈、诸伤等病症。卷四,分妇科、儿科、痘瘄、急救、杂症、余录六门。凡六十八门,载方约二千三百余首,包括临床各科外治法的治疗方药,而以外科病症居多。分类详细,治法稳妥实用,可供临症参考。有光绪三年刊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作者简介

邹存淦是清末民初的医学家和藏书家。邹存淦,字俪生,号俪笙氏,浙江海宁人。他不仅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还以收藏和研究古籍著称。邹存淦出生于1849年,逝世于1919年。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朝末年的动荡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邹存淦的生平、成就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进行详细分析:

医学贡献

《外治寿世方》:《外治寿世方》是邹存淦编撰的一部医学著作,该书仿照《理瀹骈文》的体例,辑录了临床各科疾病的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方药,共分68门,载药方约22 200余首。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邹存淦深厚的医学知识,也反映了他在临床实践中的丰富经验。通过对外治法的系统整理和总结,邹存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藏书与文献保护

《己丑曝书记》:《己丑曝书记》是邹存淦创作的一部文献书目志,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部一卷,共收书二千三百十一种,三万零四百八十七卷。这部作品不仅是邹存淦藏书活动的见证,也是清代文献整理工作的重要成果。通过对家中藏书的分类编目,邹存淦不仅展示了其丰富的藏书资源,也为后人研究清代文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古籍版本鉴定

抄本收藏与研究:邹存淦对古籍版本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收藏了大量的抄本,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考证。例如,他对抄本《九僧诗》的源流进行了详尽的考证,指出了其中的真伪问题,并对其版本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评价。这些工作不仅体现了邹存淦在古籍版本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为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贡献。
文化传承的影响

文化传承与影响:邹存淦的活动不仅限于医学和藏书领域,他还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活动。通过他的努力,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传播,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工作和成就在当时社会中得到了认可和尊重,成为清末民初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个人品质与学术态度

严谨的学术态度:邹存淦在学术研究和文献整理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严谨性。无论是在医学著作的编撰,还是在藏书的整理和古籍版本的考证上,他都体现出了一丝不苟的学术态度和对知识的尊重。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不仅为他本人赢得了声誉,也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
综上所述,邹存淦作为清末民初的医学家和藏书家,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显著的贡献,还在文献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工作和成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术精神的结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