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养生著作。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撰者与成书年代已无可考。原书目录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全书分为9卷81篇,正合《黄帝内经素问》卷篇数。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内容。所论与《内经》相承,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有部分养生专篇,如命根养生篇,论述了养生之道首要慎精,精动由于心动,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因此安心才能利精;红铅损益篇,论述了方士采红铅以接命之理;善养篇,论述了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及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清精抄本,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作者简介
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医学家。他约生于明朝天启年间,卒于清朝康熙年间,出生于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以其卓越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医学著作而著称于世。下面将对其生平、贡献及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生平背景
早年学习与家族背景:陈士铎自幼聪颖,先习儒术,后因仕途不成,转而致力于医学研究。他的家族背景深厚,祖籍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清水闸,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陈士铎的曾祖陈过庭是北宋名臣,家族世代有才人辈出。
医学转向:由于对科举不特别热衷,陈士铎选择放弃举子业,专心研究医学,以“良医济世”为己任。他对医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通过临床实践和广泛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医学贡献
临床实践与理论创新:陈士铎在临床实践中表现出色,治病多奇中,不计报酬。他擅长归纳总结,喜爱著书立说,其医学思想独特,备受后世中医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在辨证施治方面,他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重要著作与理论贡献:陈士铎著有《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等多种医学著作,其中《本草新编》、《辨证录》等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医学理论具有独创性,如提出“霸治法”治疗大渴、大吐、大泻等症状;以及“吸治法”治疗胎盘不下等问题。
影响与评价
对后世的影响:陈士铎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他对糖尿病治疗的见解,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显示了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学术地位:陈士铎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医学理念和治疗方法也被国际医学界所认可和尊重。他的生平和医学实践成为后人研究的宝贵资料。
个人品质与特点
博学多才:陈士铎不仅精通医学,还涉猎广泛,包括历史、文学等领域。他的学识渊博,使他在医学以外的领域也有所建树。
人文关怀:陈士铎在医疗实践中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他强调医者仁心,对患者的关心和治疗不仅仅是技术层面,更注重心理和情感的支持。
总之,陈士铎的一生是对医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奉献的生动体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更是一位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仁医。他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名字和他的医学著作将永远被后世铭记。
目录
外经微言一卷
外经微言二卷
外经微言三卷
外经微言四卷
外经微言五卷
外经微言六卷
外经微言七卷
外经微言八卷
外经微言九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