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医论。清龙之章撰。四卷。之章字绘堂,太康(今属河南)人。晚年不幸,二子相继而亡,留下诸孙,不得已以医为业谋生。并取平日心得结合古人方略编成歌诀,以授诸孙,积而成帙。仿宋之邵康节将数学课儿名为《蠢子数》,故名。成书于光绪八年(1882)。不分门类,每项列有细目,凡二百二十二则,约七万余言。分别论述学医、运气、脉理、脉象、望色、辨证、立方、用药,并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辨证。认为古今运气、用药均不同,故论治据当年运气而以除湿利气为主,化痰清热为辅。其治法以汤药为主,亦有针、砭及薰、洗等外治法。强调学医者须先明药性,再明脉理,不泥于汤头歌,临证须灵活施治。所论多为临证经验,内容丰富,切于实用,且因以诗歌体裁编写,易于初学记诵。为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医学入门书籍。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作者简介
龙之章是清代著名的中医学家,著有《蠢子医》一书。他生于1812年,逝世于1883年,字绘堂,来自河南项城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位清代医学家龙之章的生平、学术贡献以及其著作《蠢子医》的价值:
家学渊源深厚
家族背景:龙之章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祖父龙复和父亲龙廷霖都是文学造诣颇高的学者,分别著有《四树堂文集》和《学古斋文集》。叔父龙廷圭也是岁贡生,兼通岐黄。这样的家庭环境为龙之章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条件。
个人天赋: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明才智,不仅才思敏捷,而且非常专注和自觉地学习,不与孩童戏嘻。他的父亲担心他过度专注于学习而影响健康,经常带他进行玩耍,但他静心读书的特性终生没有改变。
学术成就卓著
医学研究:龙之章虽然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但他选择不走仕途,而是潜心研究医学。他勤研中医典籍,通达医理,融历代名家之长,提出了全新的中医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特别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被誉为“神医”。
独立思考:他善于独立思考,师古而不泥于古,不为前代的成说所束缚,在临症时灵活自如,对许多危症痼疾经常能够做到起死回生。
医德高尚
免费治病:龙之章的医德极为高尚,他前半生只看病,对于穷苦人家免费看病,不卖药。因为他不忍心赚取病家,特别是贫困病家的钱。后来,由于家业衰微,自己处于困顿之中,不得不以医为生计。
临床经验丰富: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上熟读历代经典,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医学术思想。
《蠢子医》一书
内容特色:《蠢子医》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医启蒙读物,共分四卷,约十二万字,二百八十四论。书中反映了龙之章对多种学科病症治疗的奇验和独到的见解。
理论创新:他提出了“医道以气运为主”的理论,在脉学上兼收各家学说,自成一体。在治疗方面,非常重视治胃补脾,指出“万病皆以脾胃为主”。
药物运用:他善用“霸药”,书中所载方剂约有三分之一为骏猛有毒之品,但他善于掌握运用时遵古炮制,转极毒之品成极平之性。
后世影响深远
传承与发展:龙之章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蠢子医》一书得以传承,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被后世名医大师所追捧,对中医的发展影响至今。
现代价值:《蠢子医》对于现在的中医临床医生、学生、研究者来说,都是一本难得的精品力作,对于理解传统中医、提高中医临床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龙之章不仅是清代一位杰出的中医学专家,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医德的医学家。他的人生经历、学术成就以及所著《蠢子医》一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龙之章的生平和学术贡献,人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精髓,还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医学知识和人文精神。
目录
蠢子医卷一
蠢子医卷二
蠢子医卷三
蠢子医卷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