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蒋叔舆

作品简介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南宋蒋叔舆编撰。据编末蒋叔舆之子蒋冲素等人所撰〈修书本末〉称本书原名《灵宝玉检》,系蒋叔舆根据其师留用光所传灵宝斋法仪轨,考证诠次而成。该书已佚,仅残存其中《黄箓斋仪》三十六卷。今《正统道藏》本五十七卷,又经后人增修而成,最后成书已晚至明代,收入洞玄部威仪类。本书集黄箓斋法之大成,不仅分门别类,详列各种黄箓斋醮仪轨,包括设坛法式、法具、法服、行斋节次、启文奏疏、咒语符图、偈颂赞引等等,并且酌情采集前辈陆修静、张万福、杜光庭、李景祈等人修订之斋醮仪范,保存不少有关古代斋仪已佚之资料。全书分二十四门,内容宏富,考辨精详,门类部帙井然有序,实为现存道教斋仪书中所罕见者。其卷一所载〈斋坛安镇经目〉,对考证六朝隋唐灵宝派经典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蒋叔舆是南宋时期的官员和学者,同时也是一位道教著作的编撰者。他的生平和成就跨越了政治、学术和宗教等多个领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面从各个方面对蒋叔舆进行深入探讨:

个人背景与早年经历

出生年代:蒋叔舆出生于1163年,属于南宋时期。
字号及籍贯:他字德瞻,号存斋,原籍永嘉。
学识修养:蒋叔舆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包括天文、地理、音律等领域,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广泛的知识面。
政治生涯与官声

历任官职:蒋叔舆在官场上历任多个职位,包括扬州司户、华容节度推官、永新县丞、弋阳知县等,显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活跃和能力。
政绩评价:他在任职期间颇有政声,受到县民的爱戴,并因其出色的表现而被后人画像祭祀,这反映了他在地方治理上的成功和民众中的崇高声望。
学术贡献与思想

诗学与文学:蒋叔舆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其诗学追随“四灵”,文学主张则以叶适为主,这表明他在文学创作和理论上都有独到的见解。
哲学思想:他的思想与周敦颐、程颢等人相通,这些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说明蒋叔舆在哲学上也有着深刻的造诣。
宗教著作与影响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蒋叔舆编撰了重要的道教书籍《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这部著作是对道教斋醮仪轨的全面整理和编纂,显示了他在宗教仪式和教义方面的专业知识。
斋法整理:他受师留用光之命,整理斋法,编撰了三十六卷的《黄箓斋仪》,后经明代道流增修至五十七卷,成为黄箓斋法的全书,体现了他在道教斋法研究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文化地位与遗产

文化影响:蒋叔舆的文化成就不仅限于生前,他的学术思想和宗教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南宋文化和道教发展的重要资料。
历史评价:历史上对蒋叔舆的评价普遍正面,无论是在政治、学术还是宗教领域,他都留下了值得称道的成就,这些成就至今仍被学者和研究者所重视。
除了以上内容,还可以探讨一些与蒋叔舆相关的深层次问题:

蒋叔舆的政治理念:他在任职期间能够获得民众爱戴的原因可能与其政治理念和施政方式有关,这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学术与宗教的交融:蒋叔舆如何将学术研究与宗教信仰相结合,以及这种结合对他的著作和思想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
历史背景对蒋叔舆的影响: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宗教状况如何塑造了蒋叔舆的个人发展和成就,这是理解其历史地位的关键。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蒋叔舆是一个多面的人物,他在政治、学术和宗教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的政治生涯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学术成就体现在广泛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上,而宗教著作则显示了他对道教斋法的深入研究和整理。这些成就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因此,蒋叔舆无疑是南宋时期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历史人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