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西汉刘向、刘歆父子,东汉桓谭、班固皆认为此书为左丘明所撰,左丘明乃孔子弟子。魏晋诸儒对此均无异议。唐啖助、赵匡始提出 《左传》作者左丘明与《论语》中之左丘明为两人,《左传》作者不是左丘明,而是战国时人,宋元诸儒多承其说。宋叶梦得据《左传》记事终于智伯,认为左氏是战国时人。清人对此多有辩驳。《四库全书》编辑者仍定为左丘明撰。
作者简介
左丘明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有《左传》和《国语》等作品。
关于左丘明的生平信息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普遍认为他姓丘,名明,因为他的父亲任左史官,所以被称为左丘明。据推测,他的生年约在公元前540年至前556年之间,卒年则大约在公元前452年至前451年之间。
左丘明的主要成就在于其所著的两部重要史书:《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左氏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因其史料翔实、文笔生动而受到历代学者的推崇。该书不仅记录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而且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对后世的历史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国语》则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国记述西周及春秋时期的历史。
此外,左丘明也被后世誉为“文宗史圣”和“经臣史祖”,孔子和司马迁等历史人物都尊敬他为“君子”。历代帝王对他多有敕封,如唐代封他为“经师”,宋代封为“瑕丘伯”和“中都伯”,明代封为“先儒”和“先贤”。
总的来说,左丘明的贡献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学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
目录
隐公(元年~十一年)
桓公(元年~十八年)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闵公(元年~二年)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文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元年~十八年)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定公(元年~十五年)
哀公(元年~二十七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