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藏方-杨倓

作品简介

方书。南宋杨倓撰。二十卷。倓字子靖,崞(今山西原平)人。官签书枢密院事,昭庆军节度使。兼通医学。将家中所藏医方及古方验证有效者,按病证分别门类,编成此书,初刊于淳熙五年(1178)。卷一至卷二,诸风,包括中风、癫痫、头面风等方; 卷三,伤寒、中暑、疟疾、积热方; 卷四,风湿、脚气、秘涩方; 卷五,一切气、积聚、心腹痛方; 卷六,脾胃方; 卷七,泄泻、痢疾、泄痢方; 卷八,痰饮、咳嗽方; 卷九,补益、痼冷方; 卷十,虚劳、心气、消渴、水气蛊胀、小肠疝气方;卷十一,眼目、咽喉、口齿方; 卷十二,疮肿方。卷十三,肠风痔漏方; 卷十四,折伤、丹药方; 卷十五、十六,妇人方; 卷十七至卷十九,小儿方,有急慢惊风、诸疳等十三类病证方; 卷二十,杂方、汤方。凡四十九类,载方一千一百一十一首。所选多属宋以前医方,有较少见者。内容丰富,纲目清晰,便于应用。对研究宋以前用方及临床参考均有价值。有元种德堂刊本,日本松枝元亮辑安永六年(1777) 活字印本。

作者简介

杨倓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和医学家。他不仅在官场上有着显著的地位,还在医学领域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收集和编纂医学方剂方面。以下是对杨倓的详细介绍:

生平背景

出生与早年:杨倓出生于1120年,他的家乡位于当时的崞县,即今天的山西省。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杨存中对医学颇有研究,这对杨倓后来的医学兴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仕途经历:杨倓的官场生涯相当成功,他曾官至户部员外郎、枢密使以及昭庆军节度使等重要职位。这些职位显示了他在南宋政府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医学贡献

《杨氏家藏方》的编纂:杨倓继承了父亲的医学热情,他将父亲收集的单验方和自己收集的方剂汇集起来,编纂成了《杨氏家藏方》。这本书收录了约千余首方剂,对后世的医学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影响:《杨氏家藏方》不仅在中国流传,还传入日本,有多个日本刻本传世。这表明杨倓的医学成果不仅在国内受到认可,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政治与文化背景

南宋社会环境:南宋时期,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杨倓的多方面才能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科技与文化的繁荣:南宋时期,科技和文化都有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医学和药学领域。杨倓的医学活动也是这一大背景下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医学知识的重视。
评价与影响

历史评价:历史上对杨倓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的医学贡献上,尤其是他对《杨氏家藏方》的编纂工作。这本书不仅是医学文献,也是研究南宋医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现代意义:杨倓的医学实践和理论对现代医学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传统医学和药学领域。他的工作促进了医学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杨倓是南宋时期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在政治和医学两个领域都有着显著的成就。他的生活和工作不仅反映了南宋社会的文化氛围,也展示了个人才能和努力可以如何影响后世。杨倓的故事激励人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卓越,同时也提醒人们保持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尊重与传承。

目录

杨氏家藏方序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