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滥觞-黄泽

作品简介

一卷。元黄泽(1260—1346)撰。黄泽字楚望,资州内江(今四川内江)人,家于九江。大德中 (1297—1307),先后为景星、东湖书院山长,秩满即归,闭门授徒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黄泽著述甚丰,仅此书传世。首有延祐七年 (1320年)吴澄题辞,谓泽“每以家贫年迈,弗果速成其注为嗟”云云,盖黄泽欲注《易》、《春秋》二经,而先著《易学滥觞》、《春秋指要》二书,以发其凡。二书原合为一帙,《春秋指要》今佚。《经义考》载此书,注云佚,则朱彝尊亦未见。其书凡十八条,大旨以为学《易》当以明象为先,自象学失传,汉儒区区掇拾,失于繁碎,而王弼之废象数,遁于玄虚。故其书以明象为本,而明象以序卦为本,至于占法,则本之《春秋左氏传》,欲以复古易之旧。其第六条胪列易学之不能复古者十三事,持论俱有根据,而又无所偏主。吴澄一见此书,极力推重,称其“弘纲要义,昭揭其大而不遗其小。”四库馆臣亦誉之为“说易之圭臬”。此书又有武英殿聚珍版、《经苑》、《小万卷楼丛书》、《涉闻梓旧》、《复性书院丛刊》、《易学六种》、《丛书集成初编》等版本。

作者简介

黄泽,字楚望,生于1259年,逝于1346年,是元代著名的儒学家,祖籍资州内江(今属四川省),但其家族后来寓居于九江(今属江西省)。黄泽在学术界有“资中先生”的称号,自幼便展现出好学深思的特质,对学问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执着。

他在大德年间(1297—1307)曾担任景星、东湖书院的山长,任期结束后选择归隐,专注于闭门授徒,传授学问直至终老。黄泽的学识广博,尤其在经学领域有深厚的造诣,通晓五经,对《易》、《春秋》的研究尤为深入。他著述颇丰,尽管许多著作未流传下来,但《易学滥觞》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至今仍有重要影响。

黄泽在《易学滥觞》中强调学习《易》应当以明象为先,指出自象学失传后,汉儒的注释变得繁杂琐碎,而王弼则过于偏重玄虚,忽视了象数的重要性。他主张回归古典易学,提倡通过明象来理解《易》的本质,并以序卦作为理解象的基础,同时在占法上遵循《春秋左氏传》的传统。

此外,黄泽在《春秋》学方面的贡献同样显著,他的弟子赵汸整理的《春秋师说》详细记录了黄泽关于《春秋》的讲解与见解。黄泽在《春秋》研究中重视《左传》和杜预的《集解》,认为它们虽不尽完美,但接近圣人的本意。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和解释,如对“亲迎”礼仪的诠释差异,展现了深刻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原则,对后世《春秋》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黄泽在元代学术史上是一位重要的学者,不仅在《易》学上倡导复古易学,还在《春秋》学领域构建了自己的解释体系,对元代乃至后世的经学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目录

提要
《易学滥觞》原序
易学滥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