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揲蓍法》等书,人推为民初易学巨擘。杭氏此书论说广泛,无门户之见,无汉宋之分。纵论历代易学的发展和变化,阐述历代易学著作的得失,乃至今后周易研究的发展趋向; 横则述世界各国乃至西方传教士的易说。于《周易》内则解说经文,述及纳甲、爻辰、卦气、星象、阴阳上下往来、九宫八卦、爻位乘承之法,于《易》外又论《周易》与《大学》、《中庸》及现代科学、哲学、宗教之关系,并从祭祀、典礼、司法、教育各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周易》的精微之处,可谓搜罗宏富,涉猎广泛,为开辟周易新时代的著作。有1919年、1922年研几学社铅印 《易藏丛书》本。
作者简介
杭辛斋,原名慎修,字辛斋、一苇,号夷则,1869年出生于浙江海宁长安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化人物和革命活动家。他在1889年获得县试第一名,补为博士弟子员,显示出卓越的学问才能。1900年,他进入北京国子监深造,随后考入同文馆,放弃了传统的科举道路,转而学习新学。
杭辛斋最为人所知的成就之一是他与严复、夏曾佑等人在1897年共同创办了《国闻报》,这是中国第一张民办报纸,对推动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利用这份报纸鼓吹改革,倡导现代化,并与当时的权臣袁世凯有所交集。戊戌变法失败后,《国闻报》因报道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消息而遭清廷勒令停刊。
他不仅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也是同盟会的早期成员,于1905年加入该组织,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活动。杭辛斋在北京创办《京话报》,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启发民众,促进民智开启。他还参与了多项其他报刊的工作,如《中华报》和《浙江白话新报》,后者在杭州米荒事件中勇于为民请命,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此外,杭辛斋在易学研究方面也有深厚造诣,编写了《杭氏易学七种》等一系列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学术研究涵盖了《周易》象数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
不幸的是,杭辛斋在1924年逝世,但他的革命精神、文化贡献以及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
目录
学易笔谈序
学易笔谈述旨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