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原稿分为四册,末册佚去二页,近人王邈迖为之增补校订
作者简介
高学山,字汉峙,是清代的一位著名医家,活跃于顺治、康熙年间,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早年学习儒家学问,同时也精通医学,尤其擅长于伤寒杂病的研究与治疗。高学山对张仲景的医学理论有深厚的研究,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
他在阅读喻昌的《尚论篇》时,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于是撰写《伤寒尚论辨似》四卷,对《尚论篇》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辨析与注解,尽管该书仍有不足之处,但仍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此外,高学山还深入研究并注解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金匮要略注》后来被改名为《高注金匮要略》,成为研究中医经典的重要参考书籍。
高学山对于张仲景的三阳用针法以及少厥二阴用灸法等治疗方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在自己的著作中详细阐述了这些观点。他的工作不仅加深了后世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理解,也促进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发展。尽管具体的生卒年月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高学山的医学成就在清初的中医界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对“绍派伤寒”学派有着重要影响。
目录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
湿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治第十四
黄胆病脉证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治第十八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