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的传记-胡适

作品简介

《丁文江的传记》作者是胡适。最初1956年刊载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刊》第三辑《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逝世廿周年纪念刊》上,1960年6月由台湾启明书局出版,并附了作者写的《校勘后记》,本书介绍了在很多学术领域做出过开拓性贡献、在科学史和学术史上有相当重要地位的人物丁文江的生平事迹。作为中国地质学的开山大师,丁文江和他的团队使中国地质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获得了世界声誉。地质学以外,丁文江在地理学、古生物学、历史学、教研学、少数民族语言学等领域也有独特贡献,是一位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作为欧化深、科学化深的中国人,丁文江在提倡科学研究方面不遗余力。在朋友的眼中,丁文江既是“良善有用的中国人”,又是“天生能办事、能领导人、能训练人才、能建立学术的大人物”,还是精于科学、长于办事的“现代稀有的人物”。

作者简介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糜,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祖籍安徽绩溪。

胡适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赴美留学,于1910年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深受实用主义哲学影响。1917年回国后,他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与并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袖。在这场文化革新运动中,胡适以其倡导的“白话文运动”而广为人知,力主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文学创作与日常交流的工具,这一主张对近代中国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适在学术研究方面亦有卓越贡献。1919年,他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这部著作开创了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先河。他还编著了中国首部白话诗集《尝试集》(1920年),积极推动新诗创作。此外,胡适还参与创办或编辑多份重要刊物,如《新青年》、《国学季刊》、《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通过这些平台发表大量文章,传播新思潮,对社会改革与学术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在公共事务方面,胡适多次担任重要职务。他曾任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1938年至1942年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全权大使,参与国际事务。1945年,胡适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旧金山会议,参与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工作。1946年至1948年,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胡适离开大陆前往美国,后于1952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类科学文化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并应台湾当局邀请回台讲学。1957年起,胡适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去世。

胡适一生著述丰富,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教育、政治等多个领域,其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力使他被誉为“大师”。他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对民主、科学、理性精神的坚守,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深刻思考。胡适于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其学术遗产和文化影响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目录

引言
一 家世和幼年生活
二 他的恩师——龙研仙先生
三 他在日本一年多——计划往英国留学
四 海上的救星
五 在英国留学七年(1904—1911)
六 第一次中国内地的旅行
七 地质科科长——地质研究所——北大地质系
八 民国初年的旅行——太行山与山西铁矿——云南与四川
九 丁在君与徐霞客
十 地质调查所所长(1916—1921)
十一 北票煤矿公司(1921—1925)——《努力周报》(1922—1923)
十二 《玄学与科学》的论争(1923)
十三 “大上海”的计划与实施(1926)
十四 回到地质学来:广西的地质调查(1928)——西南地质调查队(1929—1930)——北大地质学教授(1931—1934)
十五 独立评论(1932—1935)
十六 苏俄的旅行(1933)——最后三年的政论
十七 “就像你永永不会死一样”
附录 丁文江遗嘱
校勘后记
附录一 收回上海会审公廨暂行章程
附录二 龙研仙同情革命
后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