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斋日记-恽毓鼎

作品简介

本书记载了恽毓鼎一生的日记。其中包括文献、时事、读经史子集笔记、论古文诗词、民俗风情、家庭锁事。本书不仅反映了清廷末世的腐败,也在古籍版本书画手迹,行医处方,天气天象,地理地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故本书具有很高听史料价值和可读性,是值得推荐的一部好书。

作者简介

恽毓鼎是清朝末期的一位官员,字薇孙,一字澄斋,河北大兴人,祖籍江苏常州。下面将从恽毓鼎的生平、官职、影响以及历史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恽毓鼎出生于1862年,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进士,这标志着他正式步入仕途。
教育背景:作为晚清的进士,恽毓鼎无疑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熟悉儒家经典和史书,这为他日后的官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官职履历

翰林院侍讲:恽毓鼎历任翰林院侍讲,这是负责教授皇子及贵族子弟的职位,体现了他在学术上的造诣。
国史馆总纂:他还担任过国史馆的总纂,负责编纂国史,这表明他在史学方面有深厚的造诣。
宪政研究所总办:在晚清推行宪政改革的背景下,恽毓鼎还担任了宪政研究所的总办,这反映了他在推动政治改革方面的努力。
影响贡献

参与重大事件:恽毓鼎一生行事中,影响最大的是参与了瞿和岑事件,这些事件在当时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宫廷史官:作为晚清宫廷史官长达十九年之久,恽毓鼎见证了晚清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并在记录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评价

学术成就:恽毓鼎在学术上有着不凡的成就,尤其是在史学领域,他的工作为后人研究晚清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政治立场:在政治上,恽毓鼎既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也是一个支持改革的官员,这种双重身份使他在晚清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
此外,恽毓鼎的个人生活也颇具特色。他的日记《澄斋日记》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当时的社会风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晚清士大夫生活的窗口。在艺术收藏方面,恽毓鼎也有所涉猎,他对书画有深入的研究,这反映了他在文化素养方面的全面性。

总的来说,恽毓鼎是晚清时期一个多面性的官员,他在学术、政治和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显著的贡献。他的生平和事迹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对晚清时期官员群体的认识,也为人们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目录

北上日记 光绪八年壬午
计偕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
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
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三年丁亥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五年己丑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
北上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
日记摘录
日记 光绪廿一年乙未
日记 光绪廿二年丙申
日记 光绪廿三年丁酉
澄斋日记 光绪廿三、廿四年丁酉、戊戌
守拙日录 光绪廿四、廿五年戊戌、己亥
澄斋日录 光绪廿五年己亥
南游记 光绪廿五年己亥
日记 光绪廿九年癸卯
澄斋日记 光绪卅年甲辰
澄斋日记 光绪卅一年乙巳
澄斋日记 光绪卅二年丙午
澄斋日记 光绪卅三年丁未
澄斋日记 光绪卅四年戊申
澄斋日记 宣统元年己酉
澄斋日记 宣统二年庚戌
澄斋日记 宣统三年辛亥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