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周天游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东观汉记》基础上撰写的《后汉书》,今可知者有十二家,除晋人袁宏《后汉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流传至今外,余皆亡佚。周氏吸取前人辑佚成果,引用北宋末以前类书、古注及南宋末以前四部论学杂著,辑得吴人谢承《后汉书》(原一百三十卷)、晋人薛莹《后汉纪》(原一百卷)、晋人司马彪《续汉书》(原八十三卷)、晋人华峤《后汉书》(原九十七卷)、晋人谢沈《后汉书》(原一百二十二卷)、晋人张莹《后汉南记》(原五十五卷)、晋人袁山松《后汉书》(原一百卷)、晋人张璠《后汉纪》(原三十卷)八家佚文,一般按范晔《后汉书》目次为序,辑文较多的谢、司马、华、袁诸书,则各析为数卷。又成无名氏《后汉书》附于后。注释包括考释、校勘。书末附录六种:八家《后汉书》著者传略,著录,评论,清代诸家《后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引用书目,索引。
作者简介
周天游是一位中国学者、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学术生涯和成就构成了他身份的核心部分,反映了他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贡献。以下是具体分析:
个人背景
出生与早期生活:周天游出生于1944年7月,原籍上海。他的早年生活经历了从宁波到天津的迁移,这样的背景可能为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增添了多元的视角。
教育经历:1962年,周天游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师从郑天挺、王玉哲等著名学者,研读中国古代史。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生涯
学术职位:周天游在西北大学担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和图书馆馆长等职务。这些职位表明他在学术界的资深地位和对古籍研究的重视。
职称:作为一名教授,周天游不仅在教学上有所贡献,也在学术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术贡献
研究领域:周天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史领域,尤其是秦汉时期的社会文明。
代表作品:他的代表作包括《秦汉社会文明》(合著)和《八家后汉书辑注》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学术影响
学术评价:尽管搜索结果中并未提供详细的评价信息,但可以推测,周天游的学术成就在其领域内得到了认可。一个学者的代表作往往能够反映其学术水平和研究深度。
学术传承:作为一位教授和学者,周天游不仅在个人研究上有所成就,也很可能通过教学和指导后辈,对中国历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认可
职务与荣誉:虽然具体的荣誉称号未在搜索结果中提及,但周天游的职务表明他在学术领域内的权威地位。在中国,大学中的研究所所长和图书馆馆长往往是学术成就较高的学者担任。
除了以上对周天游的分析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周天游的学术生涯和成就,人们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他的学术思想是如何受到其时代背景的影响;
他在教学和指导研究生方面的具体贡献;
他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的参与情况;
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及其影响力;
他在历史学领域的其他潜在贡献,如公共讲座或咨询服务等。
综上所述,周天游是一位在中国历史学界有着重要地位的学者。他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人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理解,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通过对他的著作和职业生涯的了解,人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他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对于那些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周天游的研究无疑是一扇打开过去世界的窗口。
目录
谢承后汉书卷一
谢承后汉书卷二
谢承后汉书卷三
谢承后汉书卷四
谢承后汉书卷五
谢承后汉书卷六
谢承后汉书卷七
谢承后汉书卷八
薛莹后汉记
司马彪续汉书卷一
司马彪续汉书卷二
司马彪续汉书卷三
司马彪续汉书卷四
司马彪续汉书卷五
华峤汉后书卷一
华峤汉后书卷二
华峤汉后书卷三
谢沈后汉书
张莹后汉南记
袁山松后汉书卷一
袁山松后汉书卷二
袁山松后汉书卷三
袁山松后汉书卷四
张璠后汉纪
无名氏后汉书
一、八家后汉书著者传略
二、著录
三、评论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