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中国史学史专著。金毓黻撰。194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年重印。金毓黻(1887—1962),原名毓玺,字谨庵,又字静庵,室号静晤。主要著作还有《辽东文献经略》6卷、《东北通史》上编、《宋辽金史》、《中国史》1册,合编《太平天国史料》、主编《五千年来中朝友好关系》等。本书叙述中国史学,原起自上古,迄于近代,共分10章。后来以近代史学内容复杂,必须更端另述,将最后一章删去,迄于清代而止。第1章古代史官概述;第2章古代史家与史籍;第3章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第4章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第5章汉以后之史官制度;第6章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第7章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第8章刘知几与章学诚之史学;第9章清代史学家之成就。导言称:“本编所述,首以史官,继以史家,史籍,于官修、私修之史,分章阐述,以明私家成就殊胜于史官。”认为:回溯清代以往史学成就,综以两端,一曰撰史,始以编史,继以纪传,“隋志以下,以纪传为正史,而编年体降居次位,即以史学进步之征”。二曰论史,“刘氏史通创作于前,章氏通义嗣响于后”,“是则于史学向前发展之中更获新绩”。所以,“本篇榷论史学,止取马、班、刘、章四氏,以树二者典型”。作者认为:撰史途经于魏晋南北朝启其机缄,于唐宋以后拓其境界,总的方向是分门别类由简趋繁。全书将中国史学史分为3期:古代;汉魏南北朝迄唐初;唐宋至清。论述简要,资料丰富,自成一家之言。为中国现代学术界价值较高、影响较大的史学史著作之一。
作者简介
金毓黻,字静庵,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八家子村的汉军正红旗人。他是东北史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其代表作有《渤海国志长编》、《东北通史》和《中国史学史》。下面是对金毓黻的生平及学术贡献进行详细阐述: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金毓黻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门,受教于黄侃等名师,这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6年,金毓黻毕业于北京大学,随后在东北地区从事教育和政界工作。
东北史研究的开创:
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责任感,金毓黻首先专注于东北史的研究,编纂了《辽东文献征略》、《奉天通志》、《辽海丛书》和《渤海国志长编》等重要著作。
他的研究填补了渤海史研究的空白,并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
抗战时期的学术活动:
1936年,金毓黻以考察文物为名,逃离日本控制,回到上海,并转赴南京,受聘为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后任系主任。
在中央大学期间,他撰写了《东北通史》上编、《宋辽金史》和《中国史学史》,这些作品在当时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中国史学史》的贡献:
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是在中国史学史研究方面的开创之作,它不仅梳理了中国史学的发展脉络,还提出了史学史分期的见解,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该书深受梁启超关于“史学史”概念的影响,结合古今史家的成果,力图全面展现中国史学的源流和发展。
晚年的学术生涯:
抗日战争胜利后,金毓黻曾任国史馆纂修、沈阳博物馆筹备委员会主任,后在北平任职,并最终转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兼任教授。
1952年,他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员,直至1962年逝世。
其他学术成就:
金毓黻还著有《静晤室日记》,这部169卷的巨帙记录了他40年的学术生涯和思想感悟,对研究他的学术和人生具有极高的价值。
总的来说,金毓黻先生是中国现代史学界的杰出代表,他在东北史研究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通过《中国史学史》等作品推动了中国史学史这一学科的发展。他的学术精神和爱国情怀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古代史官概述
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
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以迄唐初私家修史之始末
第五章 汉以后之史官制度
第六章 唐宋以来设馆修史之始末
第七章 唐宋以来之私修诸史
第八章 刘知幾与章学诚之史学
第九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
附录 最近史学之趋势
结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