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一卷,清翟蔼撰。“九畹”是作者的号。本书共由五篇史论组成。①《辩方望溪淮阴传书后》,方苞认为韩信之罪在于请假王与约分地,作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韩信的不幸在于以其能溶死而不善自令;②《书东坡贾谊论后》,苏东坡认为,不是汉文帝不用贾谊,而是贾谊不能用于汉文帝。作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是汉文帝不用贾生之策治理天下;③《马援论》认为马援背叛隗嚣投靠汉帝是不讲道义的行为;④《武氏论》探讨武则天能够得天下的原因在于唐朝无人;⑤《唐藩镇论》论述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情况以及唐朝政府对藩镇姑息的态度。全书对某些历史问题能够反前人旧说,作出一定的探讨,但与其它史论著作比较而言,史识并不是太高,有的甚至是迂阔之论。
作者简介
翟蔼是清代的作家,著有《九畹史论》。
翟蔼在文学史上可能并不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但他的作品《九畹史论》却为人们提供了了解清代文学和历史观点的一个窗口。该作品是一部历史小说,通过文学的形式对历史进行阐释和重构,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文学造诣。《九畹史论》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枯燥的历史事件转化为生动的叙述,使得读者能够在享受文学美感的同时,增长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度。
从翟蔼对贾谊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对历史人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贾谊作为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其一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最终因政治理念与当权者不合而被贬谪。翟蔼认为,贾谊之所以遭受贬谪,是因为汉文帝赏识他的才华,但在政治方面与其多有相左。这种分析揭示了古代文人与权力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才华与政治抱负之间的矛盾。
此外,翟蔼的这种观点还启示人们,历史上的许多决策并非出于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基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统治者的个人喜好。这一点对于人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多面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反映了翟蔼本人对于历史与政治的深刻洞察力,他不仅仅是一个小说家,更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知识和深邃思考的学者。
综上所述,翟蔼作为清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九畹史论》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更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通过对贾谊等历史人物的分析,翟蔼展示了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过去、思考现在的重要视角。因此,研究翟蔼的作品和思想,对于深化人们对清代文学和历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九畹史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