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夕-靳以

作品简介

现代长篇小说。靳以著。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9月初版。全书分为4部。这是一部8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没落大家庭中20多个成员不同的经历遭遇,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生活。作者在《序》中说:“在这一个长篇里我企图描写的并不只是琐细的家事,男女的私情,和在日趋没落的一个大城市的家庭中一些哀感。我希望我的笔是一个放大镜,先把那些腐烂处直接地呈现出来,或是间接地衬托出来。”作品着重描写了女青年黄静玲终于走出旧家庭朝气蓬勃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迅速成长起来的经历。她的父亲黄伶之思想偏于保守,但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保持了民族气节。他们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积极力量。作品也刻画了众多的时代落伍者,较有意义的是在唯心论哲学严重影响下的个人主义者静纯,游戏人间的享乐主义者静珠。虽然作品缺少经过精心构思而提炼的典型情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欠深刻,在表现抗战前夕社会各阶级的变化和动态上也显得较散漫,但作品表现了一部分旧中国知识分子走上新生道路的矛盾和心态。

作者简介

靳以,原名章方叙,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编辑。他出生于1909年,逝世于1959年,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靳以早年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与沈从文、朱自清等人交往密切。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善于描绘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靳以在文学上的贡献不仅限于创作,他还是一位重要的文学编辑。1936年,他与巴金共同创办了《文学季刊》,并担任主编,该杂志成为当时推动新文学发展的重要平台,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作品,对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靳以的代表作包括小说集《前夕》、《青年的悲哀》等,以及多部中短篇小说,如《被遗忘的人们》、《雾》等,这些作品反映了社会变迁中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展现了深沉的人文关怀。遗憾的是,靳以在1959年因病去世,享年仅50岁,但他的文学成就和对现代文学的贡献被后人铭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