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会谈丛-上官融

作品简介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北宋上官融撰。三卷,据作者自序称共六十则。今存有《宛委别藏》本、《十万卷楼丛书》本等,虽亦为三卷,但仅存三十则,仅及自序所云之半数,疑已有所缺佚。作者自序称,喜读“古今小说洎志怪之书”,在游历各地及科场之中, “每接缙绅先生、贡闱名辈,剧谈正论之暇,开樽抵掌之余,或引所闻,辄形纪录,并谐辞俚语,非由臆说,亦综辑之。”于天圣五年(1027)整理成本书,并云有效仿袁郊《甘泽谣》、李玫《纂异记》之意。书中所录,皆宋初以来的怪异之事,仅有个别处追及唐五代之事。内容以言报应、示劝戒者为多,但因整理时仅为存录异闻,未作进一步的加工,故多数故事均显得较粗糙。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批评其“纤悉胪载,间伤猥杂”,亦有一定道理。

作者简介

上官融(995—1043),字仲川,是北宋时期的人物,出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他在幼年时就专注于诗词学问,才能出众,超群绝伦。天圣二年(1024)秋,上官融在广文馆参加进士考试,荣获第一名。紧接着在次年,他又在太常寺的考试中再次夺魁,名声因此震动了整个京城。

不幸的是,在正式科举及第之前,上官融遭遇父亲去世(丁父忧),按照当时的礼制,他需要离职守丧。朝廷特赐给他“同学究”出身,并任命他为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主簿。之后,他的仕途还包括担任蔡州平舆县(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令以及管理真州(今江苏仪征)盐仓的职责。

上官融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以其善长议论而知名,与他交往的朋友都推崇他的文学才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他著有《友人会谈录》三卷,这部作品收集了许多宋代初期的奇闻异事,虽然内容较为粗略,但为后世研究当时社会风貌及文化提供了宝贵材料。上官融的一生虽然不算长,但在文学和官场上都留下了值得记取的痕迹,最终在庆历三年(1043)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