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经疏-慧净

作品简介

佛典注疏。唐慧净撰。一卷。首尾俱全,卷子前部下方略有残缺。卷末题:“释慧净撰”。慧净,唐京师纪国寺僧人,《续高僧传》卷三有传。曾为《法华》、《胜鬘》、《仁王》、《般若》、《心经》、《温室》、《盂兰盆》、《上生》、《下生》等多部经典作疏,盛行于世。此疏前有一序。谓“夫《温室经》者,斯乃积净业之善基,荡尘累之津泽,跨天堂之梯蹬,越苦海之舟航。囊括因果,包举福慧;理丰言约,文遒旨婉。生一念净信终隔四流,起一支善行则卒登十地。医王由此创业,法将所以室通。庶得异世共观,津流远代。”其后逐句疏通经文,其内容与隋慧远撰《温室经义记》互有异同,或慧净撰写此疏时曾参阅过慧远之《义记》。《续高僧传》称:慧净著作“文义绮密,高彦推之。故其每有弘通,光扬佛日。缁素云踊,庆所洽闻。于时大法广弘,充溢天壤,颇亦净之功也。”此疏曾东传日本,后亦佚亡。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据S.2497录文收入第八十五卷。

作者简介

唐代的慧净法师(578年—645年),俗姓房,出生于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僧人、译经家与佛教学者。慧净法师自幼便展现出对学问的浓厚兴趣与天赋,14岁便出家,不仅精通佛教经典,也早习儒典,具有深厚的学问基础。他曾在志念论师门下学习《杂阿毗昙心论》、《大毗婆沙论》等,因其博通经论、辩才无碍,备受敬仰。

慧净法师在隋文帝开皇末年进入长安后,很快就以其深厚的学识和讲辩能力赢得了广泛声誉。唐太宗贞观年间,他与名相房玄龄结为法友,并参与了重要经典的翻译工作,如担任《大庄严经论》的笔受,译文深妙精切,进一步提升了他在佛教界的影响力。慧净法师还曾于京师纪国寺开讲,听众包括王公士夫,显示了他在当时社会的崇高地位。

慧净法师不仅在佛学上有极高造诣,还积极参与了唐初的佛道论争,凭借其无碍辩才,多次挫败对手,对佛教在唐朝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后来担任普光寺住持,继续以他的智慧和教导影响着信徒。

慧净法师的著述颇丰,包括《杂心玄文》、《金刚般若释文举义》、《大庄严论》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在佛学上的深厚造诣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此外,他还曾搜采自梁至唐初的诗人之作,编纂《续古今诗苑英华集》二十卷,虽现已佚失,但显示出他在文学领域的贡献也不容忽视。慧净法师的一生,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研究、广泛传播以及对文化的积极贡献的典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