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滕固

作品简介

短篇小说。滕固著。发表于1922年11月《创造季刊》1卷3期。主人公崔太始在东京学画五年,颇有些艺术天才,因不满父母的包办婚姻以及由此产生的家庭给他带来莫大的痛苦,一直单恋着业师的大女儿和日本模特儿少女,但一片恋情终于成为泡影。从此,他性情孤僻,放浪形骸,最后在亲戚的一次宴会上因饮酒过渡而呕血。归寓后,他用自己的鲜血在壁上涂了一幅画,画面上的一个女子站在一个僵卧的男子腹上狂舞,以发泄自己失恋的悲哀。作品受唯美主义艺术的影响,通过青年人的性的苦闷曲折地反映一代青年的迷惘。文笔奇峭,感情浓烈,是创造社为艺术倾向的一篇代表作。

作者简介

滕固(1901年10月13日—1941年),字若渠,出生于中国江苏省宝山县月浦镇(今属上海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美术史学家、文学家和画家。滕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之后留学日本攻读文学和艺术史,获得硕士学位。1921年,他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并在上海美专任教。

1929年(民国18年),滕固赴德国柏林大学继续深造,专注于美术史学研究,并在1932年(民国21年)获得了美术史学博士学位,成为首位以艺术史学方向取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其博士论文《唐宋绘画史》堪称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滕固在民国时期是上海文艺界的活跃人物,他除了在艺术理论和美术史学方面的研究之外,还涉足小说创作、文艺批评和翻译工作。他曾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校长,并在学术上和实践中为中国艺术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和艺术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滕固还积极参与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事务,如在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任职期间,与黄文弼共同开展考古调查和文物保护工作。不幸的是,滕固在1941年英年早逝,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化贡献在中国艺术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