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说梦记-旅生

作品简介

长篇小说。清末旅生撰。三十回。作者生平未详。此书演述清末十数年间社会史。始于康、梁维新运动之前,终于庚子事变以后。书中主要人物多有影射:贾希仙代表作者理想,宁孙谋、魏淡然影射康(有为)、梁(启超),黎浪夫影射孙中山。贾、宁、魏同为湖北教会学校学生,因不愿受教会教育,三人约定一同逃往上海,途中失散。宁、魏赴京应试,宁得大捷。上维新陈条,圣眷甚隆,几于朝政全握在手。后因旧势力进谗,遂至有逮捕令。宁、魏以预知得脱,转至英国,魏则留日本办报。贾希仙经种种周折后,亦泛海到日本,去美国。后又返国开发仙人岛。经无数艰难,终于建成一个理想的岛国:打倒了旧势力,建学堂、修铁路、机器耕种,一切都由中国人自己管理,小说未能完全写实,夹入较多的幻想成分。载《绣像小说》第十九期(1904)至五十四期。

作者简介

旅生,这是一位活跃在晚清时期的作家。关于旅生的具体个人信息,如真实姓名、生平经历等细节,在现有信息中并不十分详尽,这也是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墨客的常见情况,他们可能以笔名行世,个人生平记录较少。

《痴人说梦记》是晚清时期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晚清第一部结构完整、以改革开放振兴中国为主题,并且以正面理想人物为中心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通过其情节设计和社会背景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某些面向,包括对西方文化影响的反应、社会改革的思潮以及民众对于国家振兴的渴望。小说开头讲述了兴国州愚村乡民贾守拙因不满官府胥吏的勒索,决定送儿子夏希仙进入外国神父创办的学校学习洋文,进而引出一系列故事。

尽管有关旅生的直接资料有限,但《痴人说梦记》作为他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研究晚清小说发展、社会思想变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