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感应要略录-非浊

作品简介

辽非浊集。三卷。约成书于辽重熙元年至清宁九年(1032—1063)间。是一部佛教感应故事集。分“佛宝”、“法宝”、“僧宝”三聚(即三篇),共收录佛像、经典、菩萨三方面的感应故事一百六十四则。其中“佛宝”篇五十则,“法宝”篇七十二则,“僧宝”篇四十二则。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作者简介

释非浊,他是一位辽代的僧人。这部著作共辑录了164则关于佛宝、法宝、僧宝感应的故事,引用了70余种文献典籍,其中过半数已经亡佚,因此该书对于研究辽代以及更早时期的佛教文化、思想和历史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与史料价值。据研究,此书成书于辽道宗清宁末季,被认为是非浊大师晚年撰写的作品。

非浊大师通过这部作品,以灵像感应阐述佛宝,尊经感应讲述法宝,菩萨感应体现僧宝,为当时的信徒提供了“断恶修善”的指导和典范。书中不仅记录了各种感应事迹,还强调了信仰与修行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在辽代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由于《三宝感应要略录》在日本有重要流传,对日本的故事文学及信仰亦产生了影响,被视作了解当时文化交流与宗教信仰传播的重要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