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田况撰。 《稗海》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作二卷,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均作一卷。本书主要记载宋初建隆至庆历间(960—1048)数十年中北宋的政治事件以及皇帝、大臣们的言行片断,也有一部分涉及五代十国时的事情。共九十多则,不分时间先后,文字长短也不一,短的几十字,长的达千言。作者虽为夏竦幕僚,但对于夏竦所深嫉的富弼、范仲淹等人,常赞不绝口,书中对北宋党祸之起甚为关心,但能不标榜门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所以《笔记小说大观》本的《提要》认为:本书“颜曰‘公议’,庶几当之无愧”。书中有些政事描叙,能写出人物的性格,可当传记文学看。如关于为皇太后祝寿的问题,范仲淹力持己见,要按规定办事,使皇太后很不高兴,要兴师问罪,曾经推荐过范仲淹的晏殊知道后,十分害怕,马上把他叫去训一顿,但范不肯迁就,回去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观点,其刚直不阿的性格有较好的表现。它如陈彭年为皇帝修改文章、范仲淹屡犯吕夷简之锋等故事,也有一定的小说气味。
作者简介
田况,字元钧,是北宋时期的大臣,出生于1003年,逝于1061年。他的祖籍在今天的西安市(古称京兆),后来家族迁居到了冀州信都,即现在的河北省冀县。田况的父亲曾在后晋灭亡后被契丹俘虏,但在北宋景德年间(1004年至1007年)成功携带家人回归京兆。
田况自幼酷爱读书,才华出众,最终考中了进士甲科,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起初,他被任命为江陵府的推官,随后升迁至秘书省著作佐郎。因才学兼备,他被举荐为贤良方正,并改任太常丞及江宁通判等职。田况在财政管理上颇有建树,他负责审核朝廷的财赋收支,并编写了《皇祐会计录》一书,对当时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记录与分析。
他在仕途中还曾担任过知制诰、右谏议大夫以及成都知府等重要职务。特别是在成都任职期间,由于当地曾经历过李顺、王均的叛乱,社会不安定,田况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了民心,显示出卓越的治理能力。此外,他还曾任枢密副使,这是中央政府中负责军事的高级官员。
田况不仅是一位政绩显著的官员,也是一位文学造诣颇深的文人,现存有27篇他的文学作品。他的诗词作品中体现了他对时事的感慨、对历史的反思以及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修养和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田况是北宋一位兼具政治才能与文学素养的重要人物,对当时的政局和文化均有贡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