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怪录-牛僧孺

作品简介

唐代传奇小说集。又称《幽怪录》。牛僧儒撰。原书十卷,《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等书著录,但已散佚。现今传本是明刻本《幽怪录》四卷本,题唐陇西牛僧儒编,附李复言《续幽怪录》。此书是一部以传奇为主的优秀小说集,所记全是异闻,主要是神仙鬼怪,绝大部分是作者自撰。本书除明代陈应翔刻本外,未见其它单刻本,一九八二年中华书局程毅中校点本即据陈本为底本。但此本只有四卷,可见也不是全本。至于其它丛书本,则更为散乱不全了。本书的写作和成书时间,学术界尚无定论,多数人认为是牛僧孺登进士前的作品;一部分人认为是牛僧孺当宰相时所作;还有人认为是他中进士后至大和年间长期积累的结晶,这些说法均无确证。

作者简介

牛僧孺,字思黯,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逝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是唐朝中晚期的重要政治家与文学家。他出生地为安定鹑觚,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牛僧孺在德宗贞元年间考中进士,显示出卓越的学识。

他在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时,与李宗闵等人一同批评时政,这一行为导致他们被当时的宰相李吉甫排斥,长期未获重用。牛僧孺后来在穆宗、文宗时期担任过宰相职务,成为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领袖。牛李党争是唐朝中后期持续数十年的政治斗争,两派围绕朝廷要职与政策方向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

牛僧孺在职期间,以清廉著称,曾致力于清理冤假错案并惩治贪腐。他的政治生涯中,既有支持改革、整顿朝纲的努力,也有在处理边疆事务上的争议决策,如大和四年(830年)因决定归还降将及维州给吐蕃而受到非议。

此外,牛僧孺在文学上也有一定成就,留下了几首诗歌,但更为人所知的是他在政治领域的影响,以及作为牛李党争关键人物的历史地位。尽管晚年遭到贬谪,但他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晚唐政治格局中占据了重要一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