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译经图纪-靖迈

作品简介

凡四卷。唐代靖迈撰。又称译经图纪。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虽依隋代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但改定译经时代及译者顺序,并删除译经事实不详者。列记自汉明帝之迦叶摩腾以下,至唐代玄奘三藏为止,共一百一十七人所译之经论,其下一一附载译者之小传。本书原系靖迈题序‘古今译经图变’(画于大慈恩寺译经堂内壁上)之文。其后,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增补自智通至金刚智等,共二十一人所传译之经论。

作者简介

靖迈是唐代著名的僧人,精通经论,参与了当时的佛经翻译工作。在唐朝的佛教界,他的名字与他的学问和贡献一样,流传至今。下面将从各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位唐代的高僧:

个人生平

出生背景:靖迈出生于四川梓潼,贞观年中(627年),正值唐代初期,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开始繁荣的时期。
宗教身份:他自幼投身佛门,成为一名僧人,这在当时社会意味着舍弃世俗名利,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智慧的提升。
学识才华:靖迈以其高洁的志操和深厚的佛学修养而著称,他在佛经的翻译和阐释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被时人尊为“证义大德”之一。
晚年归宿:关于靖迈的晚年生活,历史记载不详,最终不知所终,但他的学问和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术成就

参与译经:靖迈曾奉敕参与玄奘大师的译经工作,这是唐朝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他与其他谙练大小乘经论的高僧一起,共同执笔缀文,译出了《本事经》七卷等重要佛典。
代表作品:靖迈著有《古今译经图纪》四卷,以及《凡古今经目》、《译人名位》、《佛地经论疏》六卷等作品,这些著作对后世研究佛教经典翻译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社会地位

受封职位:在房玄龄奉敕选取证义、缀文等人才时,靖迈入选为证义大德十二人之一,这表明他在当时的佛教界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居住寺院:靖迈曾居住在慈恩寺,这是一个与玄奘大师密切相关的地方,也是当时佛经翻译和讲学的中心之一。
时代背景

唐代佛教: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佛教思想和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靖迈和其他僧人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交流: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与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就是这种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靖迈的参与体现了唐代僧人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
文化影响

佛教文化:靖迈的学术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国的佛教文化,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后世影响:他的译经和著述对后世的佛教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唐代佛教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综上所述,通过对靖迈生平的梳理,可以看到他不仅是一位高僧,还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化传播者。他的工作反映了唐代佛教的兴盛和文化的多元融合。尽管他的晚年生活不为世人所知,但他的智慧和贡献仍然通过他的作品和影响力延续至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