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京赋-张衡

作品简介

辞赋名篇。东汉张衡作。《文选》见载。二京,指汉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后汉书·张衡传》云:“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仍成。”一说:“昔班固覩世祖迁都于洛邑,惧将必逾溢制度,不能遵先圣之正法也,故假西都宾盛称长安旧制,有陋洛邑之议,而为东都主人折衷以答之。张平子薄而陋之,故更造焉”(《艺文类聚》载《西京赋·序》)。上篇《西京赋》,假借凭虚公子之口,先状西京地理形势之优越、高祖之定都,随即从各方极力铺陈西京的豪华奢靡:宫廷建筑的宏伟、城廓宅第的宽整、市场的繁荣、商贾的欺诈、游侠辩士的豪为、郊畿的殷富,及上林禁苑的游猎水嬉、百戏淫乐等。下篇《东京赋》则借安处先生之言,追溯历史,从周姬之末“政用多僻”,到西秦“思专其誃”的破灭,再历数两汉各代帝王,赞美了汉高祖、文帝、武帝、光武帝等的文治武功,又极状洛阳形胜,汉室仪轨等。《西京》意在讽谏,暴露了王室的腐败,反映了某些社会现实;《东京》旨在陈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文章描摹宏富,变化多端,辅陈夸张,跌宕有致,议论真切。晋夏侯湛《张平子碑》称其“《二京》、《南都》,所以赞美畿辇者与雅颂争流,英英乎其有味与。”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张衡《二京》,迅拔以宏富。”文章旨在超出《两都》,极力追求完备,铺叙夸饰之不足,则继以风发议论,成为京都大赋长篇之极轨。既是汉代最后一篇京苑大赋,也是前人赋宫殿游猎山川京城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简介

张衡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出生于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木圣”(科圣),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以下是他在各个领域的主要贡献:

天文学: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对天体运行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作了浑天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能够模拟天体运动的机械装置之一。
数学:在数学方面,张衡也有重要贡献,但具体的研究成果已不可考。
发明:张衡的发明创造包括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台用于监测地震方向的仪器。
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家,张衡绘制了地图,并对地理知识有所整理和研究。
文学:在文学方面,张衡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汉赋作品至今仍被后人传颂,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官职:张衡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他的一生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成就,也在官场上有所作为。
综上所述,张衡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科学的热爱,他的成就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也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生平和工作展现了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水平,同时也是后世学者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财富。

目录

《西京赋》原文
《东京赋》原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