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赋-司马相如

作品简介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详细信息:

出生与背景:司马相如约出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18年。他出生在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成长于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
文学成就: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作品以词藻富丽、结构宏大著称。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子虚赋》、《长门赋》和《凤求凰》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影响:司马相如被誉为“赋圣”和“辞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风格和技巧被后来的文人学士广泛学习和模仿,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除了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司马相如的个人生活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爱情故事,尤其是与卓文君的浪漫史,成为千古佳话。

总的来说,司马相如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个人经历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才华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录

子虚赋原文
子虚赋译文及注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