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浅说-谢元淮

作品简介

清谢元淮著。是书兼论词曲,而以词为主;论词又以词之声律为主。前人谓“词别是一家”,而谢元淮亦力主“守定词场疆界”。他说:“词之为体,上不可入诗,下不可入曲。要于诗与曲之间,自成一境。守定词场疆界,方称本色当行。至其宫调、格律、平仄、阴阳,尤当逐一讲求,以期完美。”作者还主张守律而不拘于律。鉴于时人填词不顾词律,作者着重论述了词的声律问题。他认为填词家应当遵用沈去矜词韵,不必旁及曲韵。填词除注重使用专为歌词而设的十七宫调外,还要严守四声,区分阴阳。“盖平声尚含蓄,上声促而未舒,去声往而不反,入声逼侧而调难自转。”倘用乖其法,则不易歌唱。因“词曲既播管弦,必高下抑扬,参差相错,引如贯珠,而后可入律吕。”这样,便可做到字字精切,声声轻圆,声文并茂。但作者又反对拘泥死法,主张“词禁诸条,亦须活着”。因为四声平仄呼吸阴阳,均有自然之妙。“大略阴平宜搭上声、阳平宜搭去声,不必拘泥死法”,此论极是。此外,作者还论述了南北声音之不同。他说:“以辞而论,南多艳婉.北杂羌戎。以声而论,南主清丽柔远,北主劲激沉雄。”各具特色。

作者简介

谢元淮是清代的一位改革家和文学家。

谢元淮(1784-1867年),字钧绪,号默卿,又号柏崖,湖北松滋人(今属湖北荆州)。他在历史上以改革盐政而知名,曾历官广西右江道。谢元淮在盐政改革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他推行的票盐法改革,旨在简化盐政管理,减少官员的腐败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这一改革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对于后世的盐政管理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贡献,谢元淮还是一位诗人。他的文学作品收录于《养默山房诗录》中,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文学才华和个人情怀。谢元淮的诗词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他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总的来说,谢元淮不仅是清代的一位重要官员,也是一位有着较高文学造诣的诗人。他在盐政改革方面的贡献尤其值得后人铭记。

目录

填词浅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