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拳-老舍

作品简介

4幕6场话剧,又名《义和团》。写于1960年。初载1961年《剧本》2、3月号合刊。196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初版。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1962年,此剧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首次演出。剧本叙述了清末洋教士和官僚、恶霸相互勾结,欺压百姓,在中国土地上为非作歹。被害得家破人亡的农民高永义毅然加入义和团,回乡设坛,扩大组织,烧教堂、除恶霸、打击洋人和贪官,后又来到北京,和各国帝国主义势力斗争。他们先受到清政府利用,后又被出卖。在八国联军入城之际,他们决心撤至城外,继续斗争。剧本歌颂了义和团舍生忘死的爱国反帝精神,也表现了他们盲目、迷信等局限,同时抨击了清政府的官僚们欺压百姓,而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奴才相。老舍父亲死于八国联军之役,自幼听母亲讲述过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罪行,又读到关于义和团的民间传说,认为“不管他们有多少缺点,他们的爱国、反帝的热情与胆量是极其可敬的”。因此写这个剧,是“吐了一口气,积压了几十年的那口气”(《〈神拳〉后记》)。

作者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满族小说家、剧作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和人民艺术家。老舍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满族正红旗家庭,其父在他童年时去世,家境贫寒,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

老舍在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之后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小学校长、劝学员等职务。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期间开始用英文写作,后来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也颇受欢迎。

老舍以其对北京市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生动描绘著称,作品风格幽默风趣且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以及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这些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新中国首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对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不幸的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不公正对待,同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直到1978年才得以平反昭雪,重新恢复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和荣誉。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谦逊而深沉的话语:“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目录

序幕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后 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