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传奇。明汤显祖撰。《曲品》著录。主人公霍小玉、李益名字出自唐蒋防小说《霍小玉传》,但剧中与紫箫有关的情节出自《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此剧又有增饰。写陇西李益,前朝相国李揆子,赴京应试,与花卿、石雄、尚子毗结交。花卿邀李益过府饮酒,令侍妾鲍四娘侑觞,汾阳王郭子仪孙郭小侯亦在座。花卿见郭小侯所乘骏马,心甚爱之,即以爱妾四娘相换。四娘入郭府后思念花卿,小侯怜之,将她放置别院居住。霍王爱姬郑六娘有女名小玉,拜鲍四娘为师学歌,歌唱李益之词而爱其人。四娘遂从中牵合,使小玉与李益成婚。元宵节之夕宪宗驾幸华清宫,令教坊奏李益新度之曲,叹为才子。李益与小玉等亦至华清宫观灯,热闹中走散。小玉拾得紫玉箫一支,被内监捉住,送入宫中郭妃处审问。郭妃询知是李益眷属,派人护送回宅。后来,李益中状元,奉旨为参军至朔方任职,与小玉分别。吐蕃与唐和亲,李益送公主出塞,又娶徐氏为妾,同受磨难。结果是“尚子毗开围救友,唐公主出塞还朝”。剧情拖沓,曲文好用典故,说白多四六骈语,填塞学问,作者自谓有“秾长之累”。今存34出,不及全剧情节之半。《列朝诗集小传》说,汤显祖死后,其子汤开远取显祖续成之《紫箫记》残本及词曲未行者,“悉焚弃之”。今存明刊本多种,《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万历年间富春堂本影印。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是中国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祖籍江西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后迁居汤家山(位于今抚州市)。汤显祖出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族,其家族四代皆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文学艺术造诣。
他自幼聪明好学,多才多艺,不仅精通古文诗词,而且涉猎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医药卜筮等多个领域。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但因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因弹劾权臣等原因,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遇贬谪。
汤显祖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戏曲创作,他的“临川四梦”或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又名《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是其代表作,其中尤以《牡丹亭》最为脍炙人口,影响深远。这些作品富含浪漫主义色彩,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封建伦理的深刻批判,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汤显祖的思想深受儒、道两家影响,其作品展现出独特的个性解放精神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圣”和“东方莎士比亚”。除了戏曲,他还创作有大量的诗词文赋,留下了一部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
目录
第一齣~第十齣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四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