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诗论。明王世贞撰。八卷。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此编系从“四部稿”中摘出,原尚有附卷四卷。此为王氏中年时期著述,成书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又经陆续修改、补充,于嘉靖四十四年脱稿。晚年又复修订、补充,以毕生精力而成之作。论唐诗语集中在卷四(《全唐诗说》即取此卷中语而成)。它是作者经历大半生时间写成的。论诗强调盛唐李杜以前。书中许多观点值得重视。著者肯定了四杰在诗歌转折上所起的作用(“词旨华靡,固尚陈隋之遗,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五言遂为律家正始”),指出陈子昂“律体往往入古,亦是矫枉之过。”还比较了各种诗体的不同风格及美感效应(如“五言古、选体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沉雄为贵。其歌行之妙,咏之使人飘然欲仙者,太白也,使人歔唏欲绝者,子美也”)。对唐诗艺术规律的揭示也很深刻(如“七言绝句,盛唐主气,气完而不甚工。中晚唐主意,意工而不甚完”,五言绝句“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书中还对王昌龄、王勃、崔敏童、王翰、贾岛、顾况等人的诗歌技法进行探讨。由于有鄙薄中晚的成见,著者于韩愈、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等多有微词,未见公允。
作者简介
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书画鉴藏家。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生活在嘉靖至万历年间。他不仅在文学和史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对书法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实践。具体来说:
文学成就:王世贞是明代文坛的重要人物,被誉为“后七子”领袖之一。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方面,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磊落之作,也有婉约清新之篇。
史学贡献:作为史学家,王世贞对历史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理解,他的史学著作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艺术涉猎:在书法方面,王世贞极力推崇文征明及其弟子的书法,对前代书家有所批评。他的篆隶书学观在当时颇有影响力。
收藏交流:王世贞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鉴藏家,与当时的许多文人书画家都有深入的交流和交往。
总的来说,王世贞的一生充满了对文学、史学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明代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