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六十卷。宋黄裳(1044—1130)撰。黄裳,字冕仲,自号紫元翁,南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政和间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时行“三舍法”,裳曾上书谓:“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人以为确论(《福建通志》)。黄裳为人伉直,是有守之士,因此其诗文均骨力坚劲,不作萎靡之音。裳精礼经,喜道家玄秘之书,往往爱作尘外语,自号紫元翁。所著《演山集》六十卷,为乾道初其子黄玠辑录,建昌军教授廖挺订正刊行。此集前十二卷为古今体诗,余下各卷,依次编入记、序、书、启、表、疏、词、墓志铭、杂文、御试策、周礼义、论语孟子义、论、策、策问、杂说各体文及著作。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珍本》刊本和清抄本。
作者简介
黄裳是南宋时期的官员和制图学家。
黄裳生活在积弱积贫的南宋初期,这是一个内忧外患并存的时代。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还以其制图学的贡献而知名。以下是关于黄裳的一些详细信息:
个人生平:黄裳(1044年-1130年),字勉仲,一字道夫,自号紫玄翁,出生于南剑州剑浦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他在宋朝担任过官员,并以其才华和政见影响着当时的政局。
政治贡献:黄裳为了使自己的政见被宋光宗接受,并加强君王收复失地的决心,精心绘制了八幅图呈送宋光宗观看。这些图包括太极图、三才本性图、皇帝王伯学术图等,旨在表达他的政治理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
学术成就:黄裳还是一位制图学家,他的制图技术和理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学术成就不仅限于政治领域,还包括文学创作,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等作品。
历史评价:黄裳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动荡和南宋初年的艰难时期。他的政治主张和学术成就,尤其是制图学方面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综上所述,黄裳不仅是南宋时期的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位有着重要学术贡献的制图学家。他的一生见证了南宋初期的历史变迁,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目录
原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