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明代诗文别集。夏原吉著。现存有弘治年间刻本。共6卷。卷1为表颂赋赞,卷2为五言古诗、律诗和排律,卷3为七言古风,卷4、5、6为七言律诗、排律和绝句。末附有公遗事1卷。前有正统八年(1443)杨溥序,后有弘治八年(1495)李东阳、何乔新、王恕跋,弘治十四年钱福、袁经跋。袁跋述其重刻之由,谓“弘冶庚申(十三年)秋七月,予奉明天子命,出按江南,乡友南京通政使司少参夏君廷章,走介持乃祖忠靖公集至姑苏之台署,请予重刻,乃以集畀姑苏郡守曹鸣岐鸠工镂板,置诸祠中”。此刻本,《四库全书》馆臣未见,其所据浙江巡抚采进本,乃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潘宗洛提督湖广学政时得其裔孙之所藏,重为校刊本。是集亦是6卷,附录1卷。四库馆臣评其集说:“前有杨溥序,称其诗文平实雅淡,不事华靡。考原吉以政事著,不以文章著。洪、永之际,作者如林,以原吉位置其间,尚未能并骛中原,齐驱方驾。然致用之言,疏通畅达,犹有淳实之遗风,以肩随杨士奇、黄淮诸人,固亦无愧也。”
作者简介
夏原吉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理财家和水利专家,同时他也是朱棣的重要辅佐。
夏原吉(1366-1430年),字维喆,号麓潜子,出生于湖南湘阴,祖籍江西德兴。他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进入太学深造,并最终成为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的官员。夏原吉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在户部担任重要职务,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值得一提的是,夏原吉还具备卓越的理财能力,他在财政管理方面的才能尤为突出,为明朝初期的经济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还是一位水利专家,参与了多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预防水灾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尽管夏原吉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并不平坦。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夏原吉一度被囚禁于天牢,但最终因其忠诚和能力被朱棣重新起用,继续为国家服务。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初期的风云变幻,其经历和贡献使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夏原吉去世后,被追封忠靖的谥号,以示对他生前功绩的认可和纪念。
目录
提要
原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附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