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毅集-解缙

作品简介

十六卷。明解缙撰。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指斥时弊,帝称其才,改任御史。以其年少令还家进业。明太祖卒,解缙奔丧至京,有司劾以非诏旨入京,谪河州卫史。永乐初,擢为侍读,并与黄淮、杨士奇等人直入文渊阁,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明成祖重视。后为汉王高煦所恶,数构谗言,先谪广西,又改交阯,永乐九年(1411)被逮下狱死。著有《白云稿》、《东山集》、《太平奏疏》、《文毅集》、《春雨杂述》等。但解缙殁后多已散佚。天顺初,金城黄谏始辑刻其遗文为三十一卷。嘉靖中,罗洪复与解缙从孙解桐辑成十卷。此集共十六卷,为康熙五十七年(1718)其十世孙解悦所补辑。解缙才气故逸,为文兴之所至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当时有才子之目。其文雄健奇古,佳者直逼司马迁、韩愈,甚有功力。至于其奏议,如《大庖西封事》、《白李善长冤》诸篇,俱明白剀切、流畅颇有气势。其诗风格与文章相似,“颇似李杜”,蔡朔认为其诗“豪纵放逸,一自胸中流出,譬之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览者为之心惊目骇。”

作者简介

解缙是明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内阁首辅。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出生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祖籍为山西太原府代州县(今山西省忻州市代县)。他在文学和政治两个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文学成就:解缙以其过目不忘的才能著称,被誉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与杨慎、徐渭并称。他的文学作品深受后世推崇,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政治生涯:解缙在1388年中进士,后累官至内阁首辅,成为明代初期的重要大臣。他在任职期间以直言敢谏著称,但也因此屡遭贬黜,最终因“无人臣礼”下狱,谥号“文毅”。
个人品质:解缙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他的性格直率,不畏权贵,这种性格使他在官场上屡受挫折,但他的才学和正直也为他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综上所述,解缙的一生是多面的,既有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也有政治生涯中的起伏波折。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是研究明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目录

提要
目録
原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附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