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二十五卷。明杨荣撰。杨荣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人。建文进士,初任编修,永乐时,明成祖朱棣召入文渊阁,以多谋能断,为成祖所重,并为之更名杨荣,多次随行北巡,升至文渊阁大学士。仁宗、宣宗两朝和英宗初年,都在朝辅政。英宗即位,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朝政,并称“三杨”。后辞官归里,死于途中。著有《北征集》、《默庵》、《云山小稿》、《静轩》等,此集共二十五卷,其中,诗赋八卷,文二十七卷。为正德年间刻本。前有正德十年(1515)永嘉后学王瓒序。《序》讲述了成书过程,因其《西京类稿》、《玉堂选稿》梓行已久,报藏书坊,毁于回禄,故“今西君偕诸昆季,翻刻以传,总名曰《杨文敏公集》,共二十五卷。”杨荣在明全盛之时,历事四朝,恩礼始终无间,可谓至荣。因而所作文章,具有富贵福泽之气。其诗文多应制之作,称“台阁体”,莫不严正详雅,典当人心。其他诗作,雍容平易,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才,亦足以震耀一世。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称其“诗亦备极诸体,清远俊丽,趣味不凡。”
作者简介
杨荣是明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官至内阁首辅。
杨荣(1372年-1440年),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人,是明初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为“三杨”,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杨荣在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受到赏识,得以进入内阁,并最终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和翰林侍读,担任首辅职务。他在明成祖去世后,辅助明仁宗朱高炽顺利即位,并被拜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在明宣宗时期,面对汉王朱高煦的叛乱,杨荣力主宣宗亲征,并在平叛后因定策之功受到上赏。
此外,杨荣也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同样享有盛誉。在政治贡献方面,他主张宽恤休息小民,不轻易改变旧规,也未敢肆意行私,这些都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和心术纯正的一面。然而,也有评论认为他在国家大治体方面未谙熟习,例如在北征马匹的管理、营造士兵的归属等问题上的处理不够周详。
综上所述,杨荣作为明代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和个人品德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肯定,但他的政策和决策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目录
提要
原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附録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