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大略-王余佑

作品简介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作者简介

王余佑(1615年-1684年),字申之,一字介祺,号五公山人,被门人私谥为“文节”,世人多称其为文节先生。他出生于直隶新城(今河北旧新城),出身于一个世宦之家,少年时就以才学闻名。早年攻读孙子、吴起的兵法书籍,研习武艺,志在维护明朝的统治。

王余佑的先世本是小兴州(今河北栾平北)的宓姓家族,自八世祖时迁居至直隶新城,并改姓为王。他的父亲名为王延善,而他的伯父王建善无子,因此王余佑自幼过继给伯父为嗣子。

王余佑早年受业于鹿善继和孙奇逢,这两位是明末北方的学术大师,对他的学问和人格形成影响深远。王余佑在学术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一生著述丰富,包括《乾坤大略》、《居诸编》十卷、《诸葛八阵图》一卷、《万胜车图说》一卷、《兵民经略图》一卷、《十三刀法》一卷、《文集》三十二卷等作品。

明末兵乱之时,李自成农民军攻克北京后,王余佑曾与父亲及孙奇逢等人商议起兵反抗。孙奇逢迁居苏门后,王余佑选择坚守易州西五公山双峰村二十多年,并以“五公山人”为号。他之所以留下未随师迁居,一方面是因为家事之变,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出于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时局的关注。

综上所述,王余佑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既有深厚的军事学养,也有丰富的文学成就,其一生经历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录

卷一·兵起先知所向
卷二·兵进必有奇道
卷三·初起之兵遇敌以决战为上
卷四·决战之道在于出奇设伏
卷五·乘胜略地莫过于招降
卷六·攻取必于要害
卷七·据守必审形胜
卷八·立国在有规模
卷九·兵聚必资屯田
卷十·克敌在勿欲速
补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